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允迪允恕二弟·其二》
《示允迪允恕二弟·其二》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非引勿登楼,襟裾或马牛。

百年清自足,千古静堪求。

风动青纱帐,茶香白玉瓯。

凭高时一望,春水正浮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雅的画面,诗人罗钦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联“非引勿登楼,襟裾或马牛”,开篇即以“非引勿登楼”点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暗示了诗人不愿被世俗所扰,追求内心世界的纯净。接着,“襟裾或马牛”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在纷扰世间,人们往往迷失自我,如同马牛随波逐流,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我价值。

颔联“百年清自足,千古静堪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清静与纯净的追求。百年的时间虽长,但对于心灵的净化而言,却是足够的;千年的岁月虽久,但在这份宁静中,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归宿。这两句诗,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强调了精神层面的富足远胜于物质的积累。

颈联“风动青纱帐,茶香白玉瓯”,将画面转向具体景物,通过“风动青纱帐”描绘了一种轻盈、自由的氛围,而“茶香白玉瓯”则通过香气与器皿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高雅、宁静的意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在繁忙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品味生活的真谛。

尾联“凭高时一望,春水正浮鸥”,收束全诗,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春水之上,鸥鸟悠然自得。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一望,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喧嚣世界中保持自我、寻觅心灵净土的智慧。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忆至巩县河宿待家累追怀

巩树翻红秋日斜,水分伊洛照馀霞。

弓开后骑低初月,鹗驻前旌拂暮鸦。

闺信坐迟青玉案,弄儿闲望白羊车。

今来忆事凉风晚,烟浦空悲黄菊花。

(0)

中书壁画山水

八载忝司存。

(0)

三月尽日

江头从此管弦稀,散尽游人独未归。

落日已将春色去,残花应逐夜风飞。

(0)

宿友人山居寄司徒相公·其二

郢客相寻夜,荒庭雪洒篙。

虚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劳。

溪冻声全减,灯寒焰不高。

他人莫相笑,未易会吾曹。

(0)

喷玉泉冥会诗八首·其三四丈夫同赋

落花寂寂草绵绵,云影山光尽宛然。

坏室基摧新石鼠,潴宫水引故山泉。

青云自致惭天爵,白首同归感昔贤。

惆怅林间中夜月,孤光曾照读书筵。

(0)

春日途中作

干禄趋名者,迢迢别故林。

春风短亭路,芳草异乡心。

雨过江山出,莺啼村落深。

未知将雅道,何处谢知音。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