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驿壁》
《书驿壁》全文
明 / 朱应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羌陇西来秋事非,长安东望渺庭闱。

十年故国悲游子,九月寒砧感授衣。

返照入林戎马急,阴云接地雁鸿稀。

莫愁绝塞终难据,闻道中原未解围。

(0)
鉴赏

此诗《书驿壁》由明代诗人朱应登所作,描绘了游子在异乡驿馆中的思乡之情与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首联“羌陇西来秋事非,长安东望渺庭闱”以“羌陇”与“长安”相对,一西一东,空间距离之大,暗示了游子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秋日景象的“非”,或许暗含着对时局的不满或感慨,而“渺庭闱”则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遥远与思念。

颔联“十年故国悲游子,九月寒砧感授衣”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十年的离别,让游子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哀伤;九月的寒风中,捣衣声声,触动了游子对家人的思念,特别是对家人亲手缝制衣物的感激与怀念。

颈联“返照入林戎马急,阴云接地雁鸿稀”描绘了一幅战乱中的凄凉景象。夕阳的余晖虽美,却映衬出战场上的紧张与急迫;低垂的乌云与稀疏的大雁,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动荡,也暗示了国家局势的严峻。

尾联“莫愁绝塞终难据,闻道中原未解围”表达了诗人对边疆防守的担忧和对国家局势的关切。绝塞之地难以稳固,中原的战事仍未平息,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朱应登
朝代:明   字:升之   号:凌溪   籍贯:扬州府宝应   生辰:1477—1526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

镜奁寒浅。漾碧兰桡缓。一片流莺啼宛转。

春在东风近远。搴香早趁韶光。欢游容易斜阳。

唱出绿波新句,杨花飞满春江。

(0)

清平乐.薄暮上怀柔城,望红螺山一带旧边墙也

烟光上了。天淡孤鸿小。一派角声听渐杳。

吹冷西风残照。平安火映谯楼。旌旗半卷城头。

写入屏山几曲,乡心历乱边愁。

(0)

水调歌头.中秋独酌,用东坡韵

云净月如洗,风露湛青天。

不知今夕何夕,陈事忆当年。

多少销魂滋味,多少飘萍踪迹,顿觉此心寒。

何日卸尘鞅,肥遁水云间。沃愁肠,凭浊酒,枕琴眠。

任他素魄,广寒清影缺还圆。

谁管秋虫春燕,毕竟人生如寄,各自得天全。

且尽杯中物,翘首对婵娟。

(0)

丑奴儿

虚心直节裁为桶,野卉奇葩。排比杈枒。

离合神光灿若霞。铜觚玉盎何须论,青绿交加。

缕篆雕花。长短随心不及他。

(0)

风入松.春灯次夫子韵二首·其一

沿河新草绿堪挑。丝柳渐开条。

六鳌海上凌风至,献明珠、火树蟠桃。

十里朱阑画阁,满天月壁星轺。太平乐事庆清朝。

结伴走天桥。钿车游马笙歌队,望青帘、春酒新烧。

红烛缘街引路,浮圆到处元宵。

(0)

惜分钗.看童子抖空冲

春将至。晴天气。消闲坐看儿童戏。借天风。鼓其中。

结彩为绳,截竹为筒。空。空。人间事。观愚智。

大都制器存深意。理无穷。事无终。

实则能鸣,虚则能容。冲。冲。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