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秋景韵二十首·其五秋峰》
《和秋景韵二十首·其五秋峰》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黛髻螺鬟耸晚凉,层巅暑退似经霜。

金梯近倚丹霞影,玉洞长含紫雾香。

解夏林僧归寺早,趁晴樵叟入山忙。

松巢拟结高高顶,静阅人间海与桑。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和秋景韵二十首(其五)秋峰》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峰的宁静画卷。首句“黛髻螺鬟耸晚凉”以女子发髻比喻峻峭的山峰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清凉秀美,形象生动。次句“层巅暑退似经霜”进一步强调了山峰顶部的清凉,仿佛经历过霜降后的清新。

“金梯近倚丹霞影”描绘山道在夕阳下如金色阶梯,映照着红霞,增添了神秘色彩。而“玉洞长含紫雾香”则通过想象山洞中弥漫的紫色雾气和香气,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接下来,“解夏林僧归寺早”写出了僧人趁着凉爽的天气早早地回到寺庙,体现了僧人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而“趁晴樵叟入山忙”则展现了农夫趁着晴天忙碌地进山砍柴,生活气息浓厚。

最后两句“松巢拟结高高顶,静阅人间海与桑”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心境,想象在松树顶上建巢,静静地观察人间世事,如同大海与桑田的变化,寓意人生的无常和大自然的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峰的景色,融入了僧人和农夫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秋意。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夜读子肃诗再用前韵

栖鸦既投林,萧然野人居。

独立茅檐下,依依月生裾。

涉春抱烦痾,兹夕稍自舒。

诵公寄来诗,何啻超黄初。

正声久欲绝,作者徒纷如。

得公振颓波,如汉有二疏。

拟欲蹑其迹,荒棘废垦锄。

譬由治田人,必待三年畬。

敢矜一日功,草草同猎渔。

穷通固定分,往者悲接舆。

百年等梦间,寿夭谁赢馀。

如何彼虞翻,惋叹辄著书。

人生贵适意,安步可当车。

兹道傥与闻,他焉从破除。

(0)

和陶渊明乞食诗一首

我生堕贫中,欲避将安之。

去年未是贫,假贷犹有辞。

亲朋戒今年,相与谢往来。

朝昏曷以度,半菽藜羹杯。

大笑不知悔,且和渊明诗。

儿曹相与语,我幸乏此才。

聊为一饱谋,饿死无自贻。

(0)

呈宜之兄八首·其四

回舟德清县,期以一会面。

去去不可留,岁尽多冰霰。

(0)

呈宜之兄八首·其八

兄诗楚山竹,岁晚色愈绿。

譬彼朝阳桐,当令凤栖宿。

(0)

过石陂少焉至曲睹寺

朝雨自应雨,晚晴真是晴。

犹经水曲折,方得寺纡萦。

鸟唤声何好,云归迹故经。

青山能见导,破衲可无迎。

(0)

论诗寄硕父五首·其一

诗人例多穷,我穷亦何因。

频年走道路,一饥累其身。

箪瓢岂非福,天理元自均。

俯仰苟不愧,此心犹昔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