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一八》
《偈一百二十首·其一一八》全文
宋 / 释怀深   形式: 偈颂  押[删]韵

六年扫洒皇家寺,一日君恩得游还。

拄杖重挑旧瓶钵,者回信脚入青山。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的《偈一百二十首》中的第十一十八首。诗中描绘了诗人从长期在皇家寺庙清扫打扫的生活,突然获得皇恩得以出游的喜悦心情。诗人在重拾旧日的行囊与法器后,信步踏入青山之中,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和回归。

诗的第一句“六年扫洒皇家寺”,描述了诗人过去六年的清净生活,每天都在皇家寺庙中进行清扫和打扫工作,这是一种对佛法的虔诚实践,也是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第二句“一日君恩得游还”,则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劳作之后,他终于得到了皇上的恩准,可以离开寺庙,享受一次短暂的出游。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个人命运的转折,也象征着精神世界的解放。

第三句“拄杖重挑旧瓶钵”,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出游前的准备状态。他手持拐杖,重新背起了装有法器的瓶子和钵盂,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准备,更寓意着他带着佛法的教诲和内心的平静,踏上了新的旅程。

最后一句“者回信脚入青山”,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踏入自然界的场景。这里的“者回”指这次出游,“信脚”则是随意、自在的意思。诗人信步而行,轻松地融入了青山之中,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庙堂到山林的心路历程,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清净、自由和回归自然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怀深
朝代:宋   号:慈受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次六四叔韵

笋舆沾汗每苍黄,今日追随得快凉。

水落不知沙径改,风微如靳橘林香。

我缘新病仍添懒,君不时来有底忙。

只恐家山诮人去,十年秋兴在殊方。

(0)

清泉亨老寄鼓枕二首·其二

蘧蘧一觉直千金,雅赠徒知感激深。

莫道林间高卧稳,忧时亦有枕戈心。

(0)

送杜季习四首·其二

闻道华亭已解围,亲朋消息未全知。

君归为遣书来报,细说从初丧乱时。

(0)

念奴娇.寿仓使

一门相种,剩河英岳粹,共扶昌箓。

夹辅正宜资鲁卫,左右秉持钧轴。

缓驾轻车,任回虎节,何事劳山国。

东民欲靖,作新少借康叔。

况是鸑鷟佳辰,雪霜深处,秀孕椿松绿。

天意特教荣晚节,挺挺世臣乔木。

绣斧功成,衮衣促觐,莫恨公归速。

一陶和气,要令天下蒙福。

(0)

贺新郎.忆鹤

苍藓粘溪路。帐山君、翛然羽化,梦魂何许。

曾约秋云萦客袖,舞傍吟皋砚坞。

矫清唳、裂穿云宇。

江碧空濛无处问,问孤山、梅底人知否。

烟夜永,耿心语。瑶华一去成幽阻。

倚修篁、抱琴愁绝,天寒日暮。

城郭悲歌华表恨,此事销凝千古。

有招隐、小山能赋。

蕙帐空兮谁夜怨,算课骚、读易俱凄楚。

步深窈,堕松露。

(0)

山居岁暮

读罢羲文先后天,萧然一室袅寒烟。

山中岁月那知得,但见梅花又一年。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