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阴潘筠轩学士招同汪九观旂沈大俨斋集冶城寓轩时学士自大梁返》
《山阴潘筠轩学士招同汪九观旂沈大俨斋集冶城寓轩时学士自大梁返》全文
清 / 张九钺   形式: 古风

美人天际留不得,飘零反作长千客。

大江不洗宫锦袍,仍带玉堂旧颜色。

三花携出少室山,梁园词赋争追攀。

归来黄金快手尽,笑对文君眉黛寒。

谢公墩前一招手,为余吹笛秦淮口。

叱散南朝裙屐人,隔林呼到王昙首。

东山何必携丝竹,读书论文豪亦足。

薰风绕室泛红兰,斜日摇樽鸣翠木。

前楹移席杯纵横,更阑凉露下不惊。

蒋山明星落四五,月华欲向东南倾。

昨夜天鸡啼一声,引我天姥峰头行。

镜湖荷花三百里,中有山东狂李生。

先生只说镜湖好,但有鲈鱼归及早。

明日相思京口舟,他时并马山阴道。

(0)
鉴赏

这首清代张九钺的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的场景。诗人以美人留不住的遗憾起笔,暗示了聚会的短暂和珍贵。接着,诗人赞美潘筠轩学士的风采,提及他来自繁华的大梁,归来后仍保持着旧时的风度。诗人回忆众人在少室山吟咏词赋的热闹,以及在秦淮河畔的欢聚,仿佛能听到谢公墩前的笛声和呼唤。

诗中提到读书论文的乐趣,以及寓居冶城时的闲适生活,如薰风中的兰香和翠木鸣响。夜晚,聚会热烈而尽兴,直到露水降临,月光洒满蒋山。诗人想象自己被带到天姥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最后,诗人以镜湖的荷花和鲈鱼,以及对未来的相思和期待收尾,展现出友情与诗意的生活情趣。

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知识与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张九钺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自栗子关十里至回龙阁遇雨作

谷口自诘曲,关势何隆嵷。

十步九回折,磴道连苍穹。

杂树涧忽满,幽樛青濛濛。

数折至绝顶,开阖无始终。

下见沅江水,沿洄循谷中。

鸟道挂一线,下上如蚕丛。

舆人声号呼,侧足临蛟宫。

十里见杰阁,回龙盘虚空。

秋色昨夜至,飒沓来长风。

关门飞急雨,溅沫悬玉虹。

咫尺路已绝,豁达山岩通。

歇马投古驿,解衣闻秋虫。

(0)

忻州婴杵庙·其一

烈士不爱生,亦不卤莽死。

苟生颜面羞,徒死魂魄耻。

生死各有立,机括妙相倚。

婴杵得其深,一发存赵祀。

千夫共舆瓢,不如道旁委。

两人利断金,同心而殊轨。

间牒有阴阳,奇正相表里。

神鬼未能窥,宵小安足拟。

赵朔亦何人,得士有如此。

驱车出忻州,酹酒吊故里。

秋风正萧骚,浩歌热双耳。

带兆虽中绝,巢卵岂俱毁。

藏山不可求,哀哀哭公子。

(0)

九日登旧城用曹秋岳侍郎韵

归路乡心折大刀,还从此地醉葡萄。

云深野壑鱼龙寂,风急空林鹳鹤高。

僧阁双扉连土垒,人家十里馈山醪。

纫兰忽漫思公子,落帽溪前自读《骚》。

(0)

长史郑弘良以王命请余画像留国中口占答之

岂是中朝第一流,偶持龙节拂麟洲。

大名那得齐诸葛,遗像何劳比益州。

稍喜文章堪报国,谁凭骨相取封侯。

灵台一片真难状,多谢传神顾虎头。

(0)

过岱下阻雪不得登

雪色凝空路百盘,十年三过一登难。

驽骀那复胜鞿靮,后鹘何当借羽翰。

汉畤秦碑思帝子,金函玉检记祠官。

谁知泰岱春晴望,转作峨嵋天半看。

(0)

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书相闻即遣使起居奉诗·其三

五十知非似醉醒,柴门寂寞画长扃。

古人何可欺毛义,吾道将无愧管宁。

豳俗好风吹举趾,汉时明月照传经。

鸣车整旆西归日,户外寒融柳色青。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