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不爱生,亦不卤莽死。
苟生颜面羞,徒死魂魄耻。
生死各有立,机括妙相倚。
婴杵得其深,一发存赵祀。
千夫共舆瓢,不如道旁委。
两人利断金,同心而殊轨。
间牒有阴阳,奇正相表里。
神鬼未能窥,宵小安足拟。
赵朔亦何人,得士有如此。
驱车出忻州,酹酒吊故里。
秋风正萧骚,浩歌热双耳。
带兆虽中绝,巢卵岂俱毁。
藏山不可求,哀哀哭公子。
烈士不爱生,亦不卤莽死。
苟生颜面羞,徒死魂魄耻。
生死各有立,机括妙相倚。
婴杵得其深,一发存赵祀。
千夫共舆瓢,不如道旁委。
两人利断金,同心而殊轨。
间牒有阴阳,奇正相表里。
神鬼未能窥,宵小安足拟。
赵朔亦何人,得士有如此。
驱车出忻州,酹酒吊故里。
秋风正萧骚,浩歌热双耳。
带兆虽中绝,巢卵岂俱毁。
藏山不可求,哀哀哭公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潘耒所作的《忻州婴杵庙(其一)》,通过对烈士英勇行为的赞扬,展现了对生死价值的独特理解。诗人强调烈士既不贪生怕死,也不轻率妄为,他们坚守原则,生死之间自有其准则。婴杵庙中的故事,象征着在危急关头,智谋与勇气并重,如婴儿握杵般深思熟虑,最终保全了赵国的利益。诗人以“千夫共舆瓢”和“两人利断金”的比喻,揭示了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即使在艰难时刻,也不能放弃信念。
诗中还提到阴阳、奇正的变化策略,暗示战争中的智谋运用。诗人认为即使是神鬼也无法预测这样的智谋,寻常小人更是无法比拟。接着,诗人以赵朔为例,赞叹他能获得如此忠诚之士,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最后,诗人驾车前往忻州祭奠,面对秋风中的萧瑟,仍能高歌热血,表达对烈士精神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生死、忠诚与智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
水楼闲事了。忍回睇,问斜阳。
但烟柳危阑,山芜故径,阅尽繁霜。
沧江悄然卧晚,听中兴、琶笛换伊凉。
一瞑随尘万古,白云今是何乡。相望。天海共苔苍。
弦敛赏音亡。剩岁寒心素,方怜同抱,遽泣孤芳。
难忘。语秋雁旅,泊哀弦危柱暂成行。
泪尽江湖断眼,马塍花为谁香。
渐流红去远怕看春,江南古离忧。
况青芜萧索,瑶华珍重,欲寄无由。
又是清明近也,旧火一时收。
城角余寒恋,凄恻如秋。
准拟随花追步,倩谢堂燕客,密意绸缪。
对东风无语,迷路梦中休。
雨潇潇吴娘歌苦,但市园依旧接枫稠。
人间世、此心安处,莫问渔舟。
小莲寸碧,伴粲几青圆,喜仍春俎。绣罗闲户。
有嫱妆半面,似窥幽素。酿熟村垆,最好斜阳对宇。
起来舞。任月上兴移,堪便携取。游事知几许。
看画桨家家,暗藏烟浦。闹红旦暮。
料鸳鸯未忆,故人今度。按曲当筵,早是歌莺意苦。
要新句。约池波、管他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