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史郑弘良以王命请余画像留国中口占答之》
《长史郑弘良以王命请余画像留国中口占答之》全文
清 / 汪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岂是中朝第一流,偶持龙节拂麟洲。

大名那得齐诸葛,遗像何劳比益州。

稍喜文章堪报国,谁凭骨相取封侯。

灵台一片真难状,多谢传神顾虎头。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汪楫的《长史郑弘良以王命请余画像留国中口占答之》表达了对友人郑弘良的赞赏和对其才华的肯定。首句“岂是中朝第一流”暗示郑弘良并非仅是一流人物,而是更卓越的存在。次句“偶持龙节拂麟洲”描绘他肩负重任,如同诸葛亮般的智者,出使远方。

第三句“大名那得齐诸葛”进一步强调了郑弘良的名声与诸葛亮相当,显示出对他智谋和声望的高度评价。第四句“遗像何劳比益州”则通过提及诸葛亮的遗像,暗示郑弘良的形象同样值得后人景仰。

第五句“稍喜文章堪报国”赞扬郑弘良的文章才能,认为他的文笔能够为国家效力。最后一句“谁凭骨相取封侯”暗指郑弘良凭借才学而非仅靠外在功绩有望封侯,而“灵台一片真难状”则赞美他的内在品质难以言表,只能通过画像来捕捉其精神风貌。

整首诗以赞颂郑弘良的才情和品德为主,同时表达了对画像艺术能传神捕捉其形象的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汪楫
朝代:清

清(公元1626年至1689年)字次舟,(一作舟次)号悔斋,安徽休宁人,寄籍江苏江都。生于明熹宗天启六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八年,年六十四岁。(清史列传作年六十七岁,卒年同。此从三续疑年录据曝书亭集、改堂文钞)性伉直,意气伟然。力学不倦,日索奇文秘籍读之。岁贡生,署赣榆训导。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荐应“博学鸿儒”,试列一等。授翰林院检讨,纂修明史。
猜你喜欢

夜中不寐慨然成咏

茫茫沧海叹横流,谁挽狂澜奠九州。

天地无情成浩劫,英雄有志任穷愁。

镫光尚耻争魑魅,烟水何心逐鹭鸥。

试看中原名士传,羊公舞鹤景升牛。

(0)

采石舟中走笔寄呈刘绍庭孝廉

峭壁陡立洪涛风,孤影倒入鼋鼍宫。

建业千峰似奔马,磅礴至此形将穷。

蛾眉博望渺天际,大江东去青濛濛。

我来吊古意怆恻,所惜不见大峨仙子锦衣玉带乘云鬉。

骑鲸仙去倏千载,空馀酒楼巀嶪撑苍穹。

宋虞雍公亦健者,书生唾手成大功。

想其视师出仓卒,已有成竹藏胸中。

或言破贼出天幸,此辈安足知英雄。

英雄千古浪淘尽,惟馀二子姓氏长留天地不与江流东。

问天搔首发悲咤,昏鸦如墨腾遥空。

江波动摇忽变色,海天落日磨青铜。

馀霞半空散成绮,寒铓激射光熊熊。

天公悯我所如独不偶,故幻异景娱双瞳。

忆昨夔巫返孤棹,亦于此地维乌篷。

江风飒飒起遥渚,雨洗翠巘轻烟笼。

芦花荻絮白于雪,青枫乌桕酣初红。

终竟山川秘灵怪,朝暮变幻羞雷同。

饥劬慰劳起斟酌,银鳞尺半初收筒。

醉来閒抱水云宿,诗成啸傲夸穷工。

因之哦诗寄刘子,缄题留待东归鸿。

(0)

别在星

凌晨一杯酒,欲别复踟蹰。

顿使肝肠热,翻令意气孤。

花枝当绮陌,草色满春芜。

更莫歌行路,前林有鹧鸪。

(0)

偶作

夫容湖水野桥平,画里溪山梦里行。

依旧晚来留客雨,孤篷听得是离声。

(0)

寄鹤亭侄

西风一夜桂林霜,入手天涯字数行。

世变可怜身渐老,官閒差喜母能将。

网罗文献何曾倦,谈笑公卿不讳狂。

今日门材衰落尽,眼中惟汝白眉长。

(0)

新年次东坡韵·其一

万家忙馈岁,一叟念初元。

排闷诗宁野,邀眠酒又村。

故乡山水隔,世事雨云翻。

欲作挥戈想,其如若水昏。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