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极目望,木落霜天高。
四山猎火红,百兽争窜逃。
短后驰骏马,射虎南山坳。
雕弓掣电开,矢发如风猋。
狐兔尽何益,无为多杀烧。
取彼中山狼,归来充我疱。
平原极目望,木落霜天高。
四山猎火红,百兽争窜逃。
短后驰骏马,射虎南山坳。
雕弓掣电开,矢发如风猋。
狐兔尽何益,无为多杀烧。
取彼中山狼,归来充我疱。
这首清代诗人张綦毋的《秋日杂感(其二)》描绘了秋季平原的壮丽景色和狩猎活动。首句“平原极目望,木落霜天高”展现了开阔的视野和萧瑟的秋景,落叶纷飞,霜气逼人。接下来的“四山猎火红,百兽争窜逃”生动描绘了猎人们在山中点燃篝火,动物们惊恐逃窜的场景。
诗人通过“短后驰骏马,射虎南山坳”展现了猎手们的勇猛与技巧,驾驭骏马追逐猎物,而在“雕弓掣电开,矢发如风猋”两句中,更是形象地刻画了他们拉弓射箭的动作,箭矢疾如闪电,如同狂风中的猛兽。
然而,诗人在欣赏狩猎乐趣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生态的思考。“狐兔尽何益,无为多杀烧”提醒读者,过度捕杀并非必要,应当有所节制。最后,“取彼中山狼,归来充我疱”表达了猎人收获的满足,但也暗示了对食物来源的依赖,以及对平衡生态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狩猎的场景,同时蕴含着深沉的生态伦理观。
此邦实繁庶,习俗善讼争。
侧闻举错间,片言等神明。
兹晨促遐装,述职朝上京。
青松挺崇柯,霜气肃以凝。
父老填修涂,车毂无由行。
藩臣给军饷,租税仍烦征。
贱子伏草野,夙夜感且兴。
长驱非所愿,期以康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