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面壁初祖·其三》
《咏面壁初祖·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灵降尽说有归程,觌面何须设异名。

吠日固多川地犬,爱毛浑堕陇山鹦。

雷轰殿角疑难听,剑落岩头未易迎。

一夜雪光偷髓去,只留残壳卓金旌。

(0)
鉴赏

这首诗以“咏面壁初祖(其三)”为题,出自明代诗人释今无之手。诗中描绘了面壁初祖的修行场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其坚定的意志与超凡的境界。

首句“灵降尽说有归程”,以“灵降”象征初祖的智慧与修为,暗示其修行之路虽有终点,但内心已超越世俗的归途。接着“觌面何须设异名”一句,强调初祖面对真理时,无需外在形式的区分,直接触及本质。

“吠日固多川地犬,爱毛浑堕陇山鹦”两句,运用自然界的动物形象,分别以“吠日”的犬和“爱毛”的鹦鹉,比喻初祖对真理的追求,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深入本质,展现出其洞察力与悟性。

“雷轰殿角疑难听,剑落岩头未易迎”则以自然界的极端景象,象征初祖修行过程中的挑战与考验,无论是外界的干扰还是内心的挣扎,都无法动摇其坚定的信念。

最后,“一夜雪光偷髓去,只留残壳卓金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庄严的画面,一夜之间,雪光悄无声息地带走了一切,只留下空壳,象征着初祖修行的最终成就——心灵的纯净与升华,如同金旌般高洁而不可侵犯。

整首诗通过对面壁初祖修行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以及在修行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最终的超越,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深邃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蝶恋花·其四送姚主管横州

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0)

好事近·其一木犀

一朵木犀花,珍重玉纤新摘。

插向远山深处,占十分秋色。

满园桃李闹春风,漫红红白白。

争似淡妆娇面,伴蓬莱仙客。

(0)

题新定红渠阁

烟卷龙绡艳格殊,彩霞翻处好风俱。

几杯仙露含秋色,一曲蟾宫在画图。

雨送清香浮酒面,泉飞幽韵透城隅。

州民多有东南美,尽应嘉招入幕无。

(0)

二月十五日

春风扬尘春日白,衡门向城人寂寂。

淮阳三月桃李时,街头时有卖花儿。

老人卧稳起常晚,欲强出游心独懒。

一尊美酒酬芳菲,老大不及年少时。

(0)

晨兴自篱西望东园新开花

东园本是吾家有,不到经旬亦可嗟。

步出寝门迎晓日,却从篱外望新花。

安禅岂问荒三径,阅古终须饱五车。

儿女相怜牢落甚,为翁浅盏酌流霞。

(0)

同李十二醉饮王氏牡丹园二首·其二

吹尽纷纷桃李尘,天香国艳一翻新。

正过谷雨初晴日,分得西都大半春。

旧态似推新艳好,红芳不似淡妆真。

嗟予久得丘园意,何日相逢一幅巾。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