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二月十五日》
《二月十五日》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春风扬尘春日白,衡门向城人寂寂。

淮阳三月桃李时,街头时有卖花儿。

老人卧稳起常晚,欲强出游心独懒。

一尊美酒酬芳菲,老大不及年少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ryuèshí
sòng / zhānglěi

chūnfēngyángchénchūnbáihéngménxiàngchéngrén

huáiyángsānyuètáoshíjiētóushíyǒumàihuāér

lǎorénwěnchángwǎnqiángchūyóuxīnlǎn

zūnměijiǔchóufāngfēilǎoniánshǎosh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市井生活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场景的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世界。

开篇“春风扬尘春日白”一句,便设定了整个画面的色彩与氛围。春风轻拂,带起微尘,而春日之白,是一种柔和而明亮的光线,为诗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涂上了温暖的色彩。

“衡门向城人寂寥”表达了边远小镇与繁华都市之间的宁静对比,衡门是古代的一种设施,这里象征着从喧嚣到安宁的空间转换。城市中的人们似乎都在过自己的日子,而这座小城却显得异常寂寥,反衬出诗人独自闲适的心境。

“淮阳三月桃李时,街头时有卖花儿”则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淮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方,这里在三月时节,桃红柳绿,生机勃勃。而诗中的“卖花儿”不仅是对视觉美景的记录,更可能暗示着生活中简单而美好的瞬间。

接下来的“老人卧稳起常晚,欲强出游心独懒”则转向了内心世界。这里的“老人”未必真指年龄上的老者,而是诗人的自喻。他躺在床上睡得很熟,也许因为年岁渐长,身体不如从前,再想出去游玩,却总感到一种独特的懒惰,这种情感是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是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最后,“一尊美酒酬芳菲,老大不及年少时”则展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杯美酒在手,似乎能让他暂时忘却世间烦恼,与春天里的花香共饮。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感慨,认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再像年轻时候那样热情奔放,但依然以一种淡定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生命流转以及个人心境变化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日暮南窗纳凉

冠盖尘沙得我憎,脱巾聊喜发鬅鬙。

素娥东踊行空阔,清吹南来扫郁蒸。

团扇正闲看破墨,矮床攲卧怯文藤。

扁舟归去应尤乐,莫羡金盘赐苑冰。

(0)

开炉

馀疾三分在,闲愁一点无。

书能伴孙读,身欲却人扶。

霁日鸦鸣乐,清霜草蔓枯。

南山送僧炭,随事且开炉。

(0)

书房杂咏二首·其二

久客思乡井,残躯怯岁年。

家能常食粥,口固不言钱。

铁补曾穿砚,韦联屡绝编。

卧闻儿讲学,起坐失沉绵。

(0)

书怀

无事自能心太平,有为终蔽性光明。

皮肤脱尽见真理,粱肉扫空甘菜羹。

处处浮家成野宿,时时策蹇作山行。

平生常笑羊裘老,史册犹存后世名。

(0)

己未岁暮

七十六年将到时,龙钟犹复强支持。

寒灯照影始知瘦,薄酒作酲方觉衰。

春日尚能持冷饼,花时未碍插繁枝。

痴顽应有傍观笑,自课园丁补槿篱。

(0)

一齿动摇似不可复留有感

晚境常忧豁可憎,苦留终不受丁宁。

主贫何恨客辞去,木老元知叶自零。

未害朵颐临肉俎,但妨叩齿读仙经。

从今有酒须勤买,莫学骚人要独醒。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