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说鱼盐富东海,频年水旱少丰登。
民劳土瘠艰禾稼,野廓城荒蔓葛藤。
磷火几家山鬼语,飓风永夜海蛟腾。
江亭萧瑟闻哀雁,昂首高吟曲槛凭。
枉说鱼盐富东海,频年水旱少丰登。
民劳土瘠艰禾稼,野廓城荒蔓葛藤。
磷火几家山鬼语,飓风永夜海蛟腾。
江亭萧瑟闻哀雁,昂首高吟曲槛凭。
这首清代诗人陈敬的《秋感(其四)》描绘了一幅民生疾苦的画面。首句“枉说鱼盐富东海”,以东海丰富的渔业资源反衬现实中的贫困,暗示尽管海滨之地理论上富饶,但百姓生活并未因此而改善。接着,“频年水旱少丰登”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灾害频繁,导致粮食歉收的困境。
“民劳土瘠艰禾稼”写出了农民辛勤劳作在贫瘠土地上,艰难地种植庄稼的情景,反映出社会的艰辛。“野廓城荒蔓葛藤”则描绘了乡村的荒凉景象,连城墙都荒废,杂草丛生,显示出经济凋敝和人口稀疏。
“磷火几家山鬼语,飓风永夜海蛟腾”通过磷火和山鬼的意象,营造出阴森恐怖的氛围,暗示了民间生活的不安定,以及自然灾害的威力。“飓风永夜海蛟腾”形象地描绘了风暴的肆虐,如同海蛟在黑夜中翻腾。
最后两句“江亭萧瑟闻哀雁,昂首高吟曲槛凭”,诗人站在江边的亭子上,听到哀鸿的叫声,内心悲凉,独自倚栏沉思,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无奈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清朝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