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所思,而无相见时。
宿昔梦颜色,阶庭寻履綦。
高张更何已,引满终自持。
欲知忧能老,为视镜中丝。
如何有所思,而无相见时。
宿昔梦颜色,阶庭寻履綦。
高张更何已,引满终自持。
欲知忧能老,为视镜中丝。
这首诗名为《有所思》,是南北朝时期诗人王融所作。诗中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主人公在思念某人却无法相见的情况下,通过梦境和回忆来寄托情感。
首句“如何有所思,而无相见时”,直抒胸臆,表达了思念之情与现实无法相见的矛盾与无奈。接下来,“宿昔梦颜色,阶庭寻履綦”描绘了主人公在梦中见到思念之人的场景,以及在现实中寻找对方足迹的举动,体现了思念之深切与执着。
“高张更何已,引满终自持”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思念之情比作难以控制的欲望或情绪,强调了其强烈与持久。最后,“欲知忧能老,为视镜中丝”则揭示了长时间的忧愁对身心的影响,暗示了思念可能导致的衰老与疲惫。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思念之人的内心世界,以及这种情感对个体心理状态的深刻影响。
雪蓬老人瘦且清,前身想只梅花精。
墨梅一写几千万,鸡林交趾知其名。
南京小儿不晓事,相逢尽唤梅先生。
一蓬有屋凤城里,土脊茅檐竹椽子。
蜗牛半角祗藏头,我为量之刚丈许。
不题偃月昼锦堂,扁作雪蓬聊尔耳。
北风大雪五尺深,无限傍人愁压死。
老人高坐方掀髯,大叫狂歌对儿女。
大儿捧笔妇捧觞,一醉梅花三百纸。
篱边竹树往往佳,万个弓弰千鼠尾。
忽然几处鼎石根,便是悬崖活梅树。
此时天趣不可当,谁人肯许同清狂。
花光补之己非敌,当时空有王元章。
定山先生无一好,雪蓬老人当笑倒。
只有区区观物亭,半庭茂叔窗前草。
《雪蓬为盛行之作》【明·庄昶】雪蓬老人瘦且清,前身想只梅花精。墨梅一写几千万,鸡林交趾知其名。南京小儿不晓事,相逢尽唤梅先生。一蓬有屋凤城里,土脊茅檐竹椽子。蜗牛半角祗藏头,我为量之刚丈许。不题偃月昼锦堂,扁作雪蓬聊尔耳。北风大雪五尺深,无限傍人愁压死。老人高坐方掀髯,大叫狂歌对儿女。大儿捧笔妇捧觞,一醉梅花三百纸。篱边竹树往往佳,万个弓弰千鼠尾。忽然几处鼎石根,便是悬崖活梅树。此时天趣不可当,谁人肯许同清狂。花光补之己非敌,当时空有王元章。定山先生无一好,雪蓬老人当笑倒。只有区区观物亭,半庭茂叔窗前草。
https://shici.929r.com/shici/rt5T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