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风猛雨拂轻车。杨柳岸,马蹄沙。
青林一带有人家。啼遍后庭鸦。
无人见、一树绛红花。
盲风猛雨拂轻车。杨柳岸,马蹄沙。
青林一带有人家。啼遍后庭鸦。
无人见、一树绛红花。
这首《甘州子·吴陵道中》由清代诗人张槎所作,描绘了吴陵道中的自然景色与情感氛围。
首句“盲风猛雨拂轻车”,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开篇,描绘出风雨交加、狂风呼啸的景象,轻车在这样的天气中艰难前行,营造了一种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感。
“杨柳岸,马蹄沙”两句,转而描绘出一幅静谧的江边景象。杨柳依依,马蹄踏过沙滩,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行旅之人的足迹。这里的景物描写细腻,既有动态的生动,也有静态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青林一带有人家”一句,笔锋一转,将视线引向远处,青翠的树林中隐约可见人家,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人间温暖。同时,这也与前面的孤寂形成呼应,给人以希望和安慰。
“啼遍后庭鸦”则通过乌鸦的叫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孤独。乌鸦的啼叫往往被人们视为不祥之兆,此处用以衬托人物内心的忧郁与寂寞。
最后,“无人见、一树绛红花”一句,以一树鲜艳的红花作为收尾,不仅为画面增添了色彩,也寓意着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生命中总有一抹亮色存在。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力坚韧不拔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自然美景以及生命希望的独特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珠树玲珑隔翠微,病来方外事多违。
仙山不属分符客,一任凌空锡杖飞。
水有青莲沙有金,老僧于此独观心。
愁人欲寄中峰宿,只恐白猿啼夜深。
怕见世间事,削头披佛衣。
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
天与出家肠,一食斋不饥。
麻履踏雪路,与马不肯骑。
嫌我身腥膻,似我见戎夷。
彼此见会异,对面成别离。
我师文宣王,立教垂书诗。
但全仁义心,自然便慈悲。
两教大体同,无处辨是非。
莫以衣服别,到头不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