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虢州献杨抑卿二首·其一》
《虢州献杨抑卿二首·其一》全文
唐 / 姚鹄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盖世英华更有谁,赋成传写遍坤维。

名科累中求贤日,苦节高标守郡时。

楼上叫云秋鼓角,林间宿鹤夜旌旗。

徵归诏下应非久,德望人情在凤池。

(0)
翻译
世间英雄才华出众者,他们的作品流传各地。
在频繁选拔贤才的日子里,他坚守高尚节操,担任地方官员。
秋天的楼上,鼓角声声,夜晚的林间,军旗飘扬。
不久将有征召他回朝的命令,他的品德威望深得人心,将在朝廷任职。
注释
盖世:世间。
英华:英雄才华。
更:更进一步。
谁:谁人。
赋成:创作完成。
传写:流传。
遍坤维:遍布各地。
名科:有名望的科举。
累中:连续中选。
求贤:选拔贤才。
苦节:坚守节操。
高标:高尚标准。
守郡:担任郡守。
时:时期。
楼上叫云:楼上云中呼唤。
秋鼓角:秋天的鼓角声。
林间宿鹤:林中的夜宿白鹤。
夜旌旗:夜晚的军旗。
徵归:征召回归。
诏下:皇帝的命令下达。
应非久:不会太久。
德望:品德威望。
人情:人心。
凤池:朝廷。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鹄的作品,名为《虢州献杨抑卿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理想人物的渴望。

“盖世英华更有谁,赋成传写遍坤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横溢、德艺双馨的人物的赞誉,以及这种杰出的文学才能广为流传的景象。其中,“盖世英华”指的是超凡脱俗的文采,而“赋成传写遍坤维”则强调了作品的传播范围,直至天地之间。

“名科累中求贤日,苦节高标守郡时。”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任期间,通过各种选拔程寻找人才,并以严谨和坚守原则著称的形象。其中,“名科”指的是声名显赫的选拔制度,而“累中求贤日”表明了不断寻访贤能之士的过程;“苦节高标守郡时”则展示了一位清廉自守、坚持原则的地方官员形象。

“楼上叫云秋鼓角,林间宿鹤夜旌旗。” 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边塞荒凉的氛围。其中,“楼上叫云秋鼓角”表现了军营中秋日里吹奏战鼓的声音,而“林间宿鹤夜旌旗”则是夜幕降临时林中的鹤鸣和飘扬的军旗相互映衬。

“徵归诏下应非久,德望人情在凤池。”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一位贤能之士召回朝廷的期待,以及他在民间留下的美好形象和深厚影响。其中,“徵归诏下”指的是征调官员返回朝廷的命令,而“应非久”则暗示着这一过程不会太长;“德望人情在凤池”则是对其德行和民间情感留下的印记进行赞美。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才华、品格和影响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物的向往,以及这样的理想人物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一种边塞生活的苍凉感,反映出唐代边疆地区官员的孤独与坚守。

作者介绍

姚鹄
朝代:唐

姚鹄,字居云。蜀中(四川中部)人。诗人。姚鹄(hú)早年时期隐居蜀中,经常出入当时好士公卿之席幕。于会昌三年(843)经宰相李德裕的推荐,进士及第。咸通十一年(870),姚鹄累官至江南东道台州刺史。姚鹄工诗善文,元代人辛文房谓姚鹄“吏材文价,俱不甚超。”《唐才子传》,然而故震亨却称赞其诗为“清泼而不可多得”《唐音癸签》。姚鹄留诗词共三十七首。
猜你喜欢

万年春

活计安闲,日日风月为真宰。心无挂。

静听猿啼,似诉无生话。一味清凉,眼底无纤芥。

光明大。内外辉辉,如托虚空界。

(0)

鹊桥仙.喜雨

纥干生处。几时飞去。欲去被天留住。

野人得饱更无求,看满意、一犁春雨。田家作苦。

浊醪酿黍。准备岁时歌舞。

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试听、今秋社鼓。

(0)

满庭芳

今世荣光,前生福行,悟来更好真修。

外欢未尽,念动意多忧。

清淡平常道乐,筠轩坐、至理频搜。

真明了,碧天莹净,命耀似新秋。休休。

崇道德,清廉治政,应变全周。

待功成名遂,霞洞云游。

琴剑仙经为伴,蜕仙去、真上云头。

如庞许,全家拔宅,永永信瀛洲。

(0)

【双调】大德歌·其六

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德歌。

快活休张罗,想人生能几何?

十分淡薄随缘过,得磨陀处且磨陀。

(0)

【双调】得胜乐.春

丽日迟,和风习,共王孙公子游戏。

醉酒淹衫袖湿,簪花压帽檐低。

(0)

念奴娇.题阙

江湖落魄,鬓成丝、遥忆扬州风物。

十里楼台,帘半卷、玉女香车钿壁。

后土祠寒,唐昌花尽,谁看琼枝雪。

山川良是,古来销尽雄杰。

落日烟水茫茫,孤城残角,怨入清笳发。

岸舣扁舟人不寐,柳外渔灯明灭。

半夜潮来,一帆风送,凛凛森毛发。

乘流东下,玉箫吹落残月。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