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祠堂倚翠冈,坐间龙象是陈黄。
草生书带祗园里,树蔚甘棠瘴海阳。
川岳何年如带砺,墉壕终古似金汤。
边氓得离干戈苦,一饭犹应祝圣皇。
太守祠堂倚翠冈,坐间龙象是陈黄。
草生书带祗园里,树蔚甘棠瘴海阳。
川岳何年如带砺,墉壕终古似金汤。
边氓得离干戈苦,一饭犹应祝圣皇。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谒朱文公祠堂》描绘了一座位于翠冈之上的祠堂,供奉着朱熹(朱文公)的神像。"龙象"可能是对朱熹道德学问的象征,暗示其崇高地位。"草生书带祗园里,树蔚甘棠瘴海阳"两句,通过描绘祠堂周围的环境,展现了其清幽与偏远,暗示了朱熹教化之地的宁静和影响力,即使在热带湿热的瘴海区域也能蔚然成林。
"川岳何年如带砺,墉壕终古似金汤"运用比喻,将山川比作带砺(古代兵器,意为坚固),城墙比作金汤(比喻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表达了对朱熹治学理念和地方治理成就的赞美,认为他的智慧如同山河般稳固,防御如同城墙般牢不可破。
最后两句"边氓得离干戈苦,一饭犹应祝圣皇","边氓"指边疆的百姓,他们因为朱熹的教化得以远离战争之苦,即使是简单的饭菜,人们也会感恩并祝福他,体现了人们对朱熹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祠堂为载体,通过景物描绘和比喻,赞扬了朱熹的道德学问和治世才能,以及他对当地社会的深远影响。
卑高已陈万物烦,至人抱一守真元。
其风窢然恶可言,澹然独使神明存。
未尝先人人自尊,有有无无作妙门。
无藏有馀折世樊,是称道始即天根。
以深以约浚其源,天益天长今古屯。
尔能独与汉霄扪,芒乎何止忽何奔。
天地并与生死掀,与造物游物尚喧。
龙伯之祖侏儒孙,及此初号亥子魂。
调适而上倚虚跟,知白知雄启谷轩。
无端崖辞莫再啍,世人庄戏两难论。
尺捶连环那可反,马羊鸡犬自触藩。
祇今辩囿久摧垣,始知太朴有初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