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疏燕社,莼老鲈乡,天慰旅愁秋信好。
霓裳仙曲,恨不铙歌共传早。横门道。
风尘隼出,烽火狼清,都市骆驼东去了。
试问秋霜,甲弃肌寒透多少。故乡渺。
杯酒借浇烛花,囊锦别添诗草。
闻捷衣裳泪盈,此情难晓。碧天杳。
明夕管笛唤来,今宵广寒须到。
预唱琼楼水调,任腔颠倒。
桐疏燕社,莼老鲈乡,天慰旅愁秋信好。
霓裳仙曲,恨不铙歌共传早。横门道。
风尘隼出,烽火狼清,都市骆驼东去了。
试问秋霜,甲弃肌寒透多少。故乡渺。
杯酒借浇烛花,囊锦别添诗草。
闻捷衣裳泪盈,此情难晓。碧天杳。
明夕管笛唤来,今宵广寒须到。
预唱琼楼水调,任腔颠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节前在黎墅聚会时的感慨与思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桐疏燕社”、“莼老鲈乡”、“霓裳仙曲”、“烽火狼清”等,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桐疏燕社,莼老鲈乡”,以“桐疏”、“燕社”、“莼老”、“鲈乡”等自然景象和地方特色,营造了一种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霓裳仙曲,恨不铙歌共传早”,通过引用“霓裳羽衣曲”这一古代宫廷音乐,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能及时分享这份快乐的遗憾。
“横门道。风尘隼出,烽火狼清,都市骆驼东去了”,这几句描绘了战乱中的景象,以“风尘隼出”、“烽火狼清”、“都市骆驼东去”等形象,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破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
“试问秋霜,甲弃肌寒透多少”,诗人以秋霜为喻,询问战乱中百姓所承受的苦难有多深重,体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故乡渺。杯酒借浇烛花,囊锦别添诗草”,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不忘故乡,通过饮酒、写诗等方式寄托思乡之情。
“闻捷衣裳泪盈,此情难晓”,在听到胜利的消息后,诗人却因思乡之情而泪流满面,这种复杂的情感难以言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碧天杳。明夕管笛唤来,今宵广寒须到”,诗人希望在明晚能吹奏起笛声,邀请月亮一同来到人间,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的渴望。
“预唱琼楼水调,任腔颠倒”,诗人预想在琼楼之上演唱《水调歌头》,无论曲调如何变化,都表达了他对中秋佳节的期待和对团圆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有对时局的忧虑,同时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