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清波摘遍.中秋前一日集黎墅,继霞盦作,和小山》
《泛清波摘遍.中秋前一日集黎墅,继霞盦作,和小山》全文
清 / 杨玉衔   形式: 词  词牌: 泛清波摘遍

桐疏燕社,莼老鲈乡,天慰旅愁秋信好。

霓裳仙曲,恨不铙歌共传早。横门道。

风尘隼出,烽火狼清,都市骆驼东去了。

试问秋霜,甲弃肌寒透多少。故乡渺。

杯酒借浇烛花,囊锦别添诗草。

闻捷衣裳泪盈,此情难晓。碧天杳。

明夕管笛唤来,今宵广寒须到。

预唱琼楼水调,任腔颠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节前在黎墅聚会时的感慨与思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桐疏燕社”、“莼老鲈乡”、“霓裳仙曲”、“烽火狼清”等,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桐疏燕社,莼老鲈乡”,以“桐疏”、“燕社”、“莼老”、“鲈乡”等自然景象和地方特色,营造了一种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霓裳仙曲,恨不铙歌共传早”,通过引用“霓裳羽衣曲”这一古代宫廷音乐,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能及时分享这份快乐的遗憾。

“横门道。风尘隼出,烽火狼清,都市骆驼东去了”,这几句描绘了战乱中的景象,以“风尘隼出”、“烽火狼清”、“都市骆驼东去”等形象,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破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担忧。

“试问秋霜,甲弃肌寒透多少”,诗人以秋霜为喻,询问战乱中百姓所承受的苦难有多深重,体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故乡渺。杯酒借浇烛花,囊锦别添诗草”,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依然不忘故乡,通过饮酒、写诗等方式寄托思乡之情。

“闻捷衣裳泪盈,此情难晓”,在听到胜利的消息后,诗人却因思乡之情而泪流满面,这种复杂的情感难以言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碧天杳。明夕管笛唤来,今宵广寒须到”,诗人希望在明晚能吹奏起笛声,邀请月亮一同来到人间,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的渴望。

“预唱琼楼水调,任腔颠倒”,诗人预想在琼楼之上演唱《水调歌头》,无论曲调如何变化,都表达了他对中秋佳节的期待和对团圆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有对时局的忧虑,同时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杨玉衔
朝代:清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猜你喜欢

余北征行囊萧然读老杜万里须十金妻孥未相保之句限韵成十绝聊以破愁耳·其十

鱼龙暖浪高,桃李春风好。

圣人正垂裳,诣阙歌天保。

(0)

季夏望日博罗韩煦仲过访镜园晚泛木兰堂玩月以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为韵得六言十首·其八

扰扰世经万劫,閒閒梦破三生。

试问云烟变幻,何如水月空明。

(0)

含清阁杂诗八首·其二

翛然阁上无物,忽尔空中有身。

座拥焚檀暖气,窗飞捣药香尘。

(0)

挽温敏之二首·其二

准提高阁冷窗纱,犹有閒僧转法华。

旅榇艰难过庾岭,游魂消瘦似梅花。

高堂肠断趋庭鲤,古木巢空返哺鸦。

奉佛生天身后事,西天觉路是君家。

(0)

岁暮送刘子真归宜城

论文促膝片言投,惜别寒风入客裘。

孤剑轻装随北雁,閒园高榻冷南州。

归程迢递千山雪,旅况凄清一叶舟。

两地怀人共明月,粤王台榭谢公楼。

(0)

酬智海上人步元韵四首·其二

锡杖行携挂百钱,曾言酒国胜生天。

菜边有肉何妨素,瓮侧藏身或是仙。

石磴云来随散步,松房客去更安禅。

山中僧腊无花甲,莫向菩提问岁年。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