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陈秋士次韵》
《别陈秋士次韵》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新知虽乐奈愁何,相对空吟斫地歌。

去国反如归思急,异乡偏聚故人多。

怀君晓岸垂垂柳,送我春江淼淼波。

何日荆南山色下,一条银烛共微哦。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别陈秋士次韵》。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愁绪,又有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新知虽乐奈愁何,相对空吟斫地歌”,开篇即点明了与新交的朋友相聚虽乐,但离别在即,愁绪难抑。诗人与友人相对无言,只能以“斫地歌”来表达心中的不舍和无奈。

颔联“去国反如归思急,异乡偏聚故人多”,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感受。诗人离开熟悉的环境,心中涌起强烈的归家之思;而身处异乡,却意外地聚集了许多老朋友,这种矛盾的心情更加凸显了离别的伤感。

颈联“怀君晓岸垂垂柳,送我春江淼淼波”,通过景物描写,将情感融入自然之中。诗人想象着清晨岸边柳树依依,仿佛在为他送行;而春江上的波涛则象征着离别的不舍与遥远的距离。

尾联“何日荆南山色下,一条银烛共微哦”,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他设想在一个遥远的未来,当荆南山色映入眼帘时,能与友人共聚一堂,点燃银烛,低声吟诵,共享相聚的喜悦。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以及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过疏山题一览亭梁溪公所书也二首·其二

林梢斜月堕金盆,接影苍茫白雾翻。

欲倚小栏收遁景,试凭长啸卷遐昏。

寒山濯濯空堆皱,野水瀰瀰不待源。

莫道此亭观览富,未如宾日上天门。

(0)

双井咏水仙有妃子尘袜盈盈体素倾城之文予作台种此花当天寒风冽草木萎尽而孤根独秀不畏霜雪时有异香来袭襟袖超然意适若与善人君子处而与之俱化乃知双井未尝得水仙真趣也辄成四十字为之刷耻所病词不能达诸君一笑

万木凋伤后,孤丛嫩碧生。

花开飞雪底,香袭冷风行。

高并青松操,坚逾翠竹贞。

挺然凝大节,谁说貌盈盈。

(0)

留宿陈氏书斋

因访吟朋到竹居,春寒策策动窗虚。

几番好雨偏留客,一盏青灯共读书。

徐孺旧曾亲下榻,陈遵见说好投车。

与君静夜评心事,万斛闲愁尽扫除。

(0)

过永春县

距城才百里,世路便难平。

碣石唐人墓,桃源晋地名。

危谯依岳势,荒市带溪声。

往日罹兵火,颓垣蔓草生。

(0)

双髻山

千古丫鬟高插天,淡妆浓抹傅云烟。

眼前不见峨眉老,独有青山长少年。

(0)

春日过西湖

百花如锦柳如烟,妆点西湖二月天。

便道过从来四圣,扁舟旖旎访三贤。

钱塘门外苏堤上,丰乐楼前芝寺边。

个里万般俱索价,惟馀风月不论钱。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