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蚕茧上丝,织成送女去还归。
支机本是寒砧石,留取秋深自捣衣。
待得?蚕茧上丝,织成送女去还归。
支机本是寒砧石,留取秋深自捣衣。
这首《织妇叹》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描绘了一位织妇的辛劳与无奈。诗中通过“待得蚕茧上丝,织成送女去还归”这一句,展现了织妇从养蚕到缫丝、织布直至完成作品的全过程,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与付出。接着,“支机本是寒砧石,留取秋深自捣衣”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支机石比作寒砧石,暗示了织妇在秋深时节仍需独自劳作,捣衣声中蕴含着她对生活的坚韧与对家庭的责任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角色与命运,表达了对劳动妇女辛勤付出的同情与敬意。通过织妇的故事,诗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如家庭经济的压力、性别角色的限制以及劳动的繁重等,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