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亭何处访仙翁,安乐风烟迥不同。
千里清泉来塞外,四时佳景出山中。
偷身暂逐禽鱼乐,放意翻成笔砚工。
醉伴逍遥无计去,钩藤新熟荔枝红。
野亭何处访仙翁,安乐风烟迥不同。
千里清泉来塞外,四时佳景出山中。
偷身暂逐禽鱼乐,放意翻成笔砚工。
醉伴逍遥无计去,钩藤新熟荔枝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仙翁于野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联“野亭何处访仙翁,安乐风烟迥不同”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宁静与祥和的世界。接下来的“千里清泉来塞外,四时佳景出山中”两句,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丰富,千里之遥的清泉与四季变换的山中美景,共同构成了诗人眼中的理想世界。
“偷身暂逐禽鱼乐,放意翻成笔砚工”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浸与享受,同时也表达了通过创作艺术作品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愿望。最后,“醉伴逍遥无计去,钩藤新熟荔枝红”以酒醉后的逍遥自在,以及对新鲜果实的期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和谐自然与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通过艺术创作来实现心灵寄托的美好愿景。
窗外捎溪雨响。映窗里、嚼花灯冷。
浑似潇湘系孤艇。见幽仙,步凌波,月边影。
香苦欺寒劲。牵梦绕、沧涛千顷。梦觉新愁旧风景。
绀云敧,玉搔斜,酒初醒。
露叶犹青,岩花迟动,幽幽未似秋阴。
似梅风带溽,吹度长林。
记当日、西廊共月,小屏轻扇,人语凉深。
对清觞,醉笑醒颦,何似如今。
临高欲赋,甚年来、渐减狂心。
为谁倚多才,难凭易感,早付销沈。
解事张郎风致,鲈鱼好、归听吴音。
又夜阑闻笛,故人忽到幽襟。
祖菊园翁孙菊存,君家菊谱傲兰孙。
天随天问非他族,秋意秋怀自一门。
白送绕篱从谷谷,黄飘流地彼村村。
花应自贺三生遇,亲见渊明无此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