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与马,共大下。将军前,丞相亚。将军无谋丞相诈。
丞相谓将军,三州势堪藉。事成为王失为霸。
呜呼将军遽叱咤。鼓频频,肆逆氛。
丞相大义已灭亲。白旗悬首烦将军。
王与马,共大下。将军前,丞相亚。将军无谋丞相诈。
丞相谓将军,三州势堪藉。事成为王失为霸。
呜呼将军遽叱咤。鼓频频,肆逆氛。
丞相大义已灭亲。白旗悬首烦将军。
这首诗《王与马》是清代诗人洪亮吉所作,以历史典故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对权力斗争中人物命运的深刻洞察。
诗中“王与马,共大下”开篇即以“王与马”暗喻历史上著名的“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这里的“王”和“马”分别代表不同的政治势力,共同掌握着国家的权力。接着,“将军前,丞相亚”描绘了权力结构中的层级关系,将军和丞相分列其后,暗示了权力格局的复杂性。
“将军无谋丞相诈”一句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智谋较量,将军可能缺乏策略,而丞相则可能运用欺诈手段。接下来,“丞相谓将军,三州势堪藉”进一步描述了丞相利用将军的弱点,试图通过控制三州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体现了权力斗争中的策略运用。
“事成为王失为霸”则表达了在权力游戏中,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微妙平衡。成功可能使一方成为真正的统治者(王),但也可能导致另一方失去成为伟大领袖(霸)的机会。这反映了权力斗争中的不确定性以及个人命运的脆弱性。
最后,“呜呼将军遽叱咤。鼓频频,肆逆氛。丞相大义已灭亲。白旗悬首烦将军。”这一段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将军在面对困境时的愤怒和反抗,丞相为了维护大局而牺牲亲情,以及最终的结局——白旗悬挂,首级被展示,都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无情。这里不仅有对个人命运的同情,也有对权力游戏本质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古代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同时也对权力的滥用和人性的牺牲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
朝之所思秋云端,暮之所思秋云端。
宿饱思梦秋云散,行衔思往秋云漫。
遂有山风无休歇,吹彻秋云凄且寒。
昨夜枯林泣叶尽,前山寂寞晓霜漙。
云飞激激何山止,秋色萧萧与夜阑。
游子征车逐云过,心如脂辖向秋乾。
不知秋兴谁摇落,长有云心日聚攒。
云心望远归思迫,远望思归秋尚难。
多事前山怨秋老,摆脱飞云下急湍。
湍水洌澌云不止,愿依征辙少盘桓。
如可相依山莫怨,秋今既老客思残。
客思万里秋云下,频年为汝阻千磐。
山兮山兮客思残,所思所思秋云端。
出郭探幽境,寻源识旧津。
云林高卧处,清世直声人。
道胜抛章绶,功成任角巾。
凿池分碧月,选径迥红尘。
门闭无题凤,庭閒有坐宾。
尊馀十日酒,盘备四时珍。
改席临花坞,挥觞藉草茵。
嘉莲曾纪瑞,妙句忽称神。
缱绻深投辖,逍遥洽钓纶。
渐看霞色晚,乍眺月华新。
归路宁辞倦,重来肯厌频。
东山棋局好,长奉对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