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岁清明春欲阑,莺声已老花枝残。
今年闰月节殊缓,韶色正浓风信寒。
燕垒每寻原楝砌,蜂衙多傍丽丛攒。
倦游小阁摊书坐,物茁民熙入静观。
往岁清明春欲阑,莺声已老花枝残。
今年闰月节殊缓,韶色正浓风信寒。
燕垒每寻原楝砌,蜂衙多傍丽丛攒。
倦游小阁摊书坐,物茁民熙入静观。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不同时期的清明景象,对比鲜明,情感深沉。
首联“往岁清明春欲阑,莺声已老花枝残”描绘了去年清明时节,春天即将消逝,黄莺的歌声已经变得苍老,花朵也凋零殆尽,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今年闰月节殊缓,韶色正浓风信寒”则转向今年清明,虽然时节相同,但因为是闰月,感觉时间似乎过得更慢一些。春天的色彩正浓,但春风中却带着一丝寒意,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岁月流转的微妙变化。
颈联“燕垒每寻原楝砌,蜂衙多傍丽丛攒”通过燕子筑巢、蜜蜂采蜜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尾联“倦游小阁摊书坐,物茁民熙入静观”则是诗人个人的感受,他在疲倦的游历后,坐在小阁中摊开书籍,静静地观察万物生长、百姓生活的和谐景象,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谐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年份清明时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与社会景象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