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春十首·其三》
《遣春十首·其三》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镜皎碧潭水,微波粗成文。

烟光垂碧草,琼脉散纤云。

岸柳好阴影,风裾遗垢氛。

悠然送春目,八荒谁与群。

(0)
注释
镜皎:明亮如镜,形容水清而平静。
碧潭:绿色深邃的水潭。
微波:细小的波浪。
粗成文:大致形成纹理或图案。
烟光:烟雾中的光芒。
垂:低垂,此处指光影覆盖。
碧草:绿色的草地。
琼脉:美丽的山脉,‘琼’有美玉之意,形容山的美丽。
纤云:细小轻薄的云彩。
岸柳:河岸旁的柳树。
好阴影:提供宜人的阴凉。
风裾:随风飘动的衣襟。
遗垢氛:带走或摆脱尘垢和不良气氛。
悠然:悠闲的样子。
送春目:以春天般温柔的目光远望。
八荒:四方极远的地方,泛指天下、世界。
谁与群:与谁为伍,表示孤独无伴。
翻译
明镜般的潭水清澈碧绿,细微的波纹粗略地绘成了纹理。
烟雾的光影低垂在青翠的草地上,瑰丽的山脉散布在纤细的云朵之间。
岸边的柳树投下美好的阴影,微风吹动衣襟,仿佛拂去了尘世的污浊气息。
悠然地以春日的目光远望,广阔天地间,谁又能与我为伴呢?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歌,其中蕴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淡淡离愁。开篇“镜皎碧潭水,微波粗成文”两句,通过对静谧湖面与轻微波纹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生机的自然景象。“烟光垂碧草,琼脉散纤云”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柔和氛围,其中“烟光”二字尤为神奇,透露出诗人细腻的情感观察。

接下来的“岸柳好阴影,风裾遗垢氛”两句,则是对岸边柳树与微风相互作用下的景致描写。这里的“好阴影”暗示了春日阳光温和的特性,而“风裾遗垢氛”则捕捉到了风吹过柳枝后的细腻情态。

最后,“悠然送春目,八荒谁与群”两句,诗人以一种淡定的心境向着春天的消逝投去眺望。其中“悠然”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而“八荒”则是对广阔世界的描绘,通过这个壮观而又寂寞的意象,诗人提出了一个哲理性问题:“谁与群”意味着在这无边的春日里,与我共同感受这份美好的人,又在何方?

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通过对春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其十三绣毬

剪刻天孙巧,龙髯紫蔓敷。

春风百子帐,香暖玉流苏。

(0)

三月三日黄塘舟中

野店鸡号搅梦残,旅怀长路共漫漫。

春风已散黄茅瘴,江雨犹添乌饭寒。

客傍枫林呼晏渡,僮敲石火具晨餐。

孤舟镇日无人语,谩得青山徙倚看。

(0)

拟古贫将咏

家在平陵素业空,东门无意傍瓜丛。

誓捐宝玉三秦利,耻与侯王五道功。

冠敝可能胜怒发,肩臞犹有讶重瞳。

夜观太白孤城上,击筑酣歌入沛中。

(0)

鲸海波平

远舶乘南岛,方夷犯国程。

天王正神圣,廉使且忠贞。

走檄馀艎集,挥戈落日明。

射波鱼眼暗,冲雾蜃楼倾。

肯以黄犀贵,仍知白雉轻。

无劳揭铜柱,所庆答苍生。

(0)

辰溪晚发二首·其一

暂遣车徒逸,婆娑独树原。

晨麾辞露磴,晚柁指风门。

旱电幽岩白,游燐远溆昏。

极知新月好,惜未上山樊。

(0)

哀角因风听,天东月晕生。

遥闻鬼方寇,近合水西兵。

缟练征人妇,青灯独夜情。

此中多苦调,休弄早秋声。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