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舶乘南岛,方夷犯国程。
天王正神圣,廉使且忠贞。
走檄馀艎集,挥戈落日明。
射波鱼眼暗,冲雾蜃楼倾。
肯以黄犀贵,仍知白雉轻。
无劳揭铜柱,所庆答苍生。
远舶乘南岛,方夷犯国程。
天王正神圣,廉使且忠贞。
走檄馀艎集,挥戈落日明。
射波鱼眼暗,冲雾蜃楼倾。
肯以黄犀贵,仍知白雉轻。
无劳揭铜柱,所庆答苍生。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航海与外交的壮阔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国家主权和忠诚的颂扬。首句“远舶乘南岛”开篇即展现了一幅海上航行的画面,船只穿越南岛,象征着对外交流的开拓精神。接着,“方夷犯国程”则揭示了外敌入侵的威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天王正神圣,廉使且忠贞”,表达了对国家领导者的崇敬以及官员忠诚的赞颂。
“走檄馎余艎集,挥戈落日明”描绘了紧急军令下达后,船只迅速集结,士兵挥戈迎战的激烈场面,展现了军队的纪律性和战斗力。“射波鱼眼暗,冲雾蜃楼倾”进一步渲染了战斗的激烈,波浪翻滚,鱼群惊慌失措;雾气中,幻化的楼阁摇摇欲坠,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来之不易。
“肯以黄犀贵,仍知白雉轻”两句通过比喻,强调了在面对外敌时,不应看重物质财富或虚名,而应坚守正义与忠诚。“无劳揭铜柱,所庆答苍生”则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认为真正的胜利是赢得人民的心,而不是通过武力征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对外交往与军事斗争的复杂局面,更蕴含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尊严和人民福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旧缣依约,记江湖载酒,一帆归泊。
万卷丹黄人去后,蠹影飘零谁托。
醧舫楹攲,茭池㴎尽,怕有禽声乐。
百年斜照,野花重补篱落。
堪羡贤令高怀,词垣继起,风雨同觞酌。
黛色成阴诗意在,写与青油帘幕。
远翠能招,文鸳亦喜,画里閒丘壑。
帝城春事,古藤仍倚阑角。
任缃梅,落红如雨,卷帘人又归去。
消愁聊惜尊中酒,翻惹别愁无数。留不住。
挂一叶、轻帆直指烟波路。呢喃燕语。
说柳羂平堤,长条攀尽,转眼剩飞絮。
封侯事,应悔毛锥自误。虚名空被人妒。
江南不少销魂客,莫把此情轻诉。休起舞。
叹我辈、埋愁何处寻坏土。鹃啼正苦。
看绣户凝尘,雕阑没草,前度醉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