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远树晚鸦栖,薄暮愁云闭。
又朔风、吹入孤舟里。
荡双桡月浮江碎,过沙汀三四。
看渔灯、隐隐芦苇岸,一派腊深天气。
斜阳远树晚鸦栖,薄暮愁云闭。
又朔风、吹入孤舟里。
荡双桡月浮江碎,过沙汀三四。
看渔灯、隐隐芦苇岸,一派腊深天气。
这首《探春令·暮归》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归途中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先,诗人以“斜阳远树晚鸦栖”开篇,夕阳西下,远处的树木上栖息着归巢的乌鸦,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薄暮愁云闭”一句,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阴沉与忧郁,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某种哀愁。
随后,“又朔风、吹入孤舟里”将视线转向了行舟之上,凛冽的北风侵袭着孤独的船只,增加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紧接着,“荡双桡月浮江碎”描绘了划桨激起的波浪在月光下破碎成片片银光,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行舟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
“过沙汀三四”则点出了行舟经过的地点,沙洲上或许有着几处停泊的痕迹,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最后,“看渔灯、隐隐芦苇岸,一派腊深天气”收尾,渔灯在芦苇丛中若隐若现,映衬着寒冷的冬夜,给人一种温暖而又凄凉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归家的希望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意境的归途场景,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