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衣冠却问农,几回攲枕听晨钟。
壮怀不与浮云渺,宿疹犹资大药功。
想像濠梁宁有趣,追寻风驭岂无踪。
道人要识春台乐,须向壶公问所从。
挂了衣冠却问农,几回攲枕听晨钟。
壮怀不与浮云渺,宿疹犹资大药功。
想像濠梁宁有趣,追寻风驭岂无踪。
道人要识春台乐,须向壶公问所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的作品,题为《题中元观次黎才翁韵》。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挂冠归隐后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首句“挂了衣冠却问农”描绘了诗人放下官场身份,转向田园生活的场景,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次句“几回攲枕听晨钟”则体现了诗人享受宁静时光,聆听自然之声的闲适。
“壮怀不与浮云渺”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不受世俗浮云影响的决心,显示出其坚韧的人格特质。“宿疹犹资大药功”暗指诗人通过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如同疾病得到良药治疗,进一步磨砺了意志。
“想像濠梁宁有趣,追寻风驭岂无踪”借庄子濠梁之辩和乘风而行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超然物外、逍遥自在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暗示着哲理思考的乐趣和痕迹。
最后两句“道人要识春台乐,须向壶公问所从”,以道家典故收尾,道人即诗人自比,春台乐象征美好的田园生活,壶公则是道教传说中的仙人,诗人借此告诉读者,想要真正体验到这种乐趣,需要向内心或自然之道探寻。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含蓄,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淡泊心境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苔藓斑斑过雨廊,菱荷猎猎晚秋乡。
庐山大似要元亮,江夏安能隐戴良。
酒遇诸豪君可敌,诗逢二妙我无长。
昔何勇锐今何怯,畅叙深孤咏与觞。
我诗音节变巫巴,君向风流守故家。
剥啄未嫌惊梦蝶,吟哦惟恐到昏鸦。
沅湘自昔皆因适,蛮左于今况杂华。
岂不怀归归未遂,水痕还落岸头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