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天险重王畿,立待中丞笑解围。
开府旌旗占阵色,行边草木动兵机。
潮河川上秋城壮,山海关西晚燧稀。
应是笑谈尊俎上,古来常胜在知微。
蓟门天险重王畿,立待中丞笑解围。
开府旌旗占阵色,行边草木动兵机。
潮河川上秋城壮,山海关西晚燧稀。
应是笑谈尊俎上,古来常胜在知微。
此诗《双江公赴蓟州中丞》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描绘了双江公前往蓟州赴任途中与中丞会面的情景,展现了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首联“蓟门天险重王畿,立待中丞笑解围”,开篇即以“天险”、“王畿”点出蓟门之地的战略重要性,双江公在等待中丞时,以轻松一笑化解了可能的紧张局势,体现了其从容不迫的气度和高超的外交手腕。
颔联“开府旌旗占阵色,行边草木动兵机”,进一步描绘了双江公的军事才能。他不仅能够指挥军队,使旗帜随风飘扬,阵势威严,还能洞察草木间的微妙变化,预判战局,显示出他对战争的深刻理解与敏锐洞察力。
颈联“潮河川上秋城壮,山海关西晚燧稀”,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壮丽而宁静的氛围。潮河川上的秋城显得格外雄伟壮观,而山海关西的晚烟则显得淡远而宁静,这样的景象既衬托了人物的豪情壮志,也暗示了双江公即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尾联“应是笑谈尊俎上,古来常胜在知微”,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双江公智慧与策略的赞赏。他认为,真正的胜利往往在于细节的把握和深谋远虑,通过轻松的谈笑间就能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正是古代智者常胜之道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双江公赴任途中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外交智慧以及深邃的政治洞察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