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崩崖一罅开,强将神怪附郊禖。
无情顽石犹胎谤,贝锦从为巷伯哀。
千古崩崖一罅开,强将神怪附郊禖。
无情顽石犹胎谤,贝锦从为巷伯哀。
这首诗《母石同裕之赋》由金代诗人雷渊所作,通过对一块孤立的岩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千古崩崖一罅开”,以“千古”二字开篇,赋予了岩石悠久的历史感,接着“一罅开”描绘出岩石在时间长河中裂开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力量,也暗示了变化与新生的主题。
“强将神怪附郊禖”一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岩石视为承载着神话与传说的存在,强调了自然景观与人类文化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暗含了对迷信与信仰的反思。
“无情顽石犹胎谤”进一步深化了对岩石的描绘,指出即使是最坚硬、最沉默的石头也无法逃脱被误解和诽谤的命运,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述,也是对人性中偏见与误解的隐喻。
最后一句“贝锦从为巷伯哀”,借用古代织锦的图案来比喻社会舆论的复杂性,将巷伯(即小官吏)的哀叹融入其中,暗示了在社会评价体系下,即使是无辜者也可能遭受不公对待的现实。整句诗通过对比贝锦的美丽与巷伯的哀伤,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
综上所述,《母石同裕之赋》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朔风吹古柳,时序忽代续。
庭草萎已尽,顾视白日速。
吾本落拓人,无为自拘束。
倜傥寄天地,樊笼非所欲。
嗟哉华亭鹤,荣名反以辱。
有客叹二毛,操觚序金谷。
酒空人尽去,聚散伤局促。
揽衣起长歌,明月皎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