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思家》
《满江红.思家》全文
清 / 郑燮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0)
注释
左:违背,不合。
步,一作埠。
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亦名桃叶山。
家:这里指扬州。
瓜步:瓜步山。
在江苏省六合东南,南临大江。
瓜步月就是瓜步这个地方上面的月亮。
红桥:在扬州城西北二里,是扬州游览胜地。
折腰人:此处是作者自谦,也是愤激之反语。
左:左计,不适当的策划。
翻译
我思念故乡扬州,就觉得扬州也在呼唤着我。首先入梦的是隋堤上杨柳,娇嫩得经不起雨蒙雾锁。那瓜步山下,夜半江潮拍打着岸边;似乎也拍打着倒映在江中的月亮。细雨洒满十里扬州路,灯光耀然醒目,映衬着如虹跨涧的红桥胜似火。更有那尚待成熟的樱桃晶莹红润,都无不令人魂系梦牵。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扬州,以归隐江村,频卧江楼?与诗朋吟和,同酒友对酌。在自家花园里时时点缀新鲜花草。如同沙鸥一样能自由自在生活。白头老人还为五斗米去屈身弯腰?岂不违背了自己的志趣!
鉴赏

这首词以"我梦扬州"开篇,表达了对扬州的深深思念。词中通过描绘隋堤绿柳在烟雾中的景象,以及潮水拍打着瓜步月色和雨后红桥的凄凉,展现了扬州的朦胧美与落寞感。"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一句,运用比喻,暗示了词人心中的遗憾和不完整。

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归乡生活的向往,希望能隐居江村或登楼静卧,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他想象有诗人好友相伴,饮酒作乐,花径增添新意,沙鸥悠闲自在。然而,结尾处"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则透露出词人虽然渴望归隐,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为生活所迫的无奈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满江红·思家》情感深沉,通过对扬州美景的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感慨。

作者介绍
郑燮

郑燮
朝代:清   字:克柔   籍贯:江苏兴化   生辰:1693—1765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猜你喜欢

哭汪仲房

悲极转无泪,情深难措词。

拌将成永别,恨不早相知。

慧业原非福,天心我亦疑。

囊中遗稿在,忍读古人诗。

(0)

秋夜独坐答张南山

落叶萧骚秋气深,无情星汉自西沈。

四边蛩语喧墙角,一线镫光透竹阴。

元亮诗篇形赠影,南华身世目怜心。

多愁奈尔张平子,说起归田忆故林。

(0)

送陈太史濂归商丘

天空片云远,执手丹枫林。

细雨此为别,长途秋正深。

江城寒笛暮,山月晓钟沈。

各有关情处,谁将千里心。

(0)

无计

无计支愁慰寂寥,闭门黄叶雨潇潇。

人情略解方三拜,仙籍难通郭四朝。

京洛报书沈夜月,广陵归梦落秋潮。

亦知垂钓沧波好,生活凭谁饮一瓢。

(0)

寄唐云芝兼怀同游诸子

苜蓿满城秋,秋风不扫愁。

此心如落木,何处是绵州。

之子殊难见,斜阳一倚楼。

应还思锦里,诗酒旧同游。

(0)

晓起出峡

远眺近昭平,滩声傍耳鸣。

岚浮青嶂隐,日上绿峦横。

试险人常惯,奔湍意转平。

梧江三百里,往返一帆轻。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