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把南山翠作堆,故人别去重徘徊。
同年交好情偏厚,时寄新吟慰客怀。
坐把南山翠作堆,故人别去重徘徊。
同年交好情偏厚,时寄新吟慰客怀。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亨信对友人翟彦荣赠诗的回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渲染,展现了深厚友情的真挚与珍贵。
首句“坐把南山翠作堆”,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色葱郁,仿佛将整个南山的翠绿堆积在眼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也暗含着诗人对友人离去后内心情感的寄托,用自然之美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
接着,“故人别去重徘徊”一句,直接点明了友人已离别,诗人因不舍而反复徘徊的情景。这里的“徘徊”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行动,更是心灵上的挣扎与留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眷恋之情。
“同年交好情偏厚”,点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同年的交情更为深厚。这种深厚的友谊超越了普通的交往,体现了两人在成长道路上的相互扶持与理解,使得这份友情更加珍贵。
最后,“时寄新吟慰客怀”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来传递情感,以此来安慰远行友人的心。在远方的友人心中,这些诗句不仅是文字的交流,更是一种情感的慰藉,让友人在旅途中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观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还有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珍惜,以及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
正道无委辙,邪蹊多旁通。
周旋一失足,百川不可东。
所以古人介,蚍蜉视三公。
去此日云远,谁能蹑其踪。
伟哉康大夫,仰止柳下翁。
华构揭巨扁,烈烈生清风。
岂比桃李花,森如千丈松。
下焉鞭埃氛,上焉追鸿濛。
愿言坚砥柱,屹向横流冲。
心乎苟勿替,会见收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