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升之京》
《送李升之京》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歌声谁放晓江干,万里舟航眼界宽。

短棹已随烟浦外,此溪遥接白云端。

行藏手上惟三尺,名利场中总一官。

夹径莺花春未老,为君传送到平安。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送李升之京》。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京城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歌声谁放晓江干”,以清晨江边的歌声开篇,引出送别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万里舟航眼界宽”一句,既描绘了友人即将远行的广阔旅程,也暗含了对友人前程似锦的期许。

“短棹已随烟浦外,此溪遥接白云端”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意境。短小的船桨在烟雾缭绕的岸边消失,溪流似乎与天边的白云相连,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一段遥远而未知的旅程。

“行藏手上惟三尺,名利场中总一官”两句,转而从友人的个人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应保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的期望。

最后,“夹径莺花春未老,为君传送到平安”两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和莺歌燕舞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心情愉悦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谒李忠简公祠

烟帐遗踪此地留,先生丰望重南州。

菊坡门下传心印,淳祐朝中展壮猷。

正气直淩霄汉上,清风长对海门秋。

表贤堂上瞻遗像,犹有龙光射斗牛。

(0)

听雪

荏苒岁云暮,摇落秦城阴。

遥天亘玄色,瓦屋飞琼音。

稍薄庭下树,微动风中琴。

篝灯美良夜,寤言拥绨襟。

一齧有馀滋,僵卧徒所歆。

蟪蛄罢秋响,寒螀符我吟。

岂谓四序周,而多炎景侵。

缅彼凤池客,芳咏劳华簪。

(0)

天香草堂见梅

寥落城东旧草堂,标枝几处蘸荒塘。

喜看春色随长至,遂有梅花傍短墙。

夕照熹微横瘦影,山风断续递寒香。

殷勤把酒同欢赏,迟尔和羹待岁阳。

(0)

咏怀·其八

楚楚繁华子,出入铜龙门。

绸缪萧贡交,肝胆金张援。

豪举倾里闾,彯缨服华轩。

广庭一流盼,咸称国士恩。

鼎鼎百年尽,身名复奚论。

东海鲁连子,拂衣笑平原。

寂寂张仲蔚,蓬蒿日满园。

当年既无营,世远道弥尊。

春华岂不艳,不如树兰荪。

秋风岂华屋,零落馨香存。

(0)

正月二日伍舍人朱计部谢侍御司考功见过张武库袁民部同集得东字

京洛翩翩有数公,何期冠盖访墙东。

借居开径曾非隐,登阁看山暂可同。

尚把椒花供献岁,更移梅萼试春风。

曲高未敢轻相和,郢客从来尽国工。

(0)

万竹轩五章

增城老子,有竹万根。根根扫云,根根成阴。

增城老子,荷锄朝行。锄竹之墩,培竹之萌。

薪竹之枝,遥竹之琴。七八十年,作竹主人。

增城老子,亦到西樵。到九龙岩,蹲岩之腰。

绕岩曲腰,植竹十条。像万竹墩,聊亦逍遥。

增城老子,亦到白沙。白沙先生,谓多竹家。

竹以逼俗,一根则足。况于千竹,况于万竹。

增城老子,亦到石头。石头先生,偕之遨游。

道峰竹墩,老子则留。谓渠家物,谓渠好逑。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