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谁放晓江干,万里舟航眼界宽。
短棹已随烟浦外,此溪遥接白云端。
行藏手上惟三尺,名利场中总一官。
夹径莺花春未老,为君传送到平安。
歌声谁放晓江干,万里舟航眼界宽。
短棹已随烟浦外,此溪遥接白云端。
行藏手上惟三尺,名利场中总一官。
夹径莺花春未老,为君传送到平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送李升之京》。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京城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句“歌声谁放晓江干”,以清晨江边的歌声开篇,引出送别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接着,“万里舟航眼界宽”一句,既描绘了友人即将远行的广阔旅程,也暗含了对友人前程似锦的期许。
“短棹已随烟浦外,此溪遥接白云端”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意境。短小的船桨在烟雾缭绕的岸边消失,溪流似乎与天边的白云相连,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一段遥远而未知的旅程。
“行藏手上惟三尺,名利场中总一官”两句,转而从友人的个人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应保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的期望。
最后,“夹径莺花春未老,为君传送到平安”两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和莺歌燕舞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心情愉悦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楚楚繁华子,出入铜龙门。
绸缪萧贡交,肝胆金张援。
豪举倾里闾,彯缨服华轩。
广庭一流盼,咸称国士恩。
鼎鼎百年尽,身名复奚论。
东海鲁连子,拂衣笑平原。
寂寂张仲蔚,蓬蒿日满园。
当年既无营,世远道弥尊。
春华岂不艳,不如树兰荪。
秋风岂华屋,零落馨香存。
增城老子,有竹万根。根根扫云,根根成阴。
增城老子,荷锄朝行。锄竹之墩,培竹之萌。
薪竹之枝,遥竹之琴。七八十年,作竹主人。
增城老子,亦到西樵。到九龙岩,蹲岩之腰。
绕岩曲腰,植竹十条。像万竹墩,聊亦逍遥。
增城老子,亦到白沙。白沙先生,谓多竹家。
竹以逼俗,一根则足。况于千竹,况于万竹。
增城老子,亦到石头。石头先生,偕之遨游。
道峰竹墩,老子则留。谓渠家物,谓渠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