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李忠简公祠》
《谒李忠简公祠》全文
明 / 冯绍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烟帐遗踪此地留,先生丰望重南州。

菊坡门下传心印,淳祐朝中展壮猷。

正气直淩霄汉上,清风长对海门秋。

表贤堂上瞻遗像,犹有龙光射斗牛。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冯绍京所作的《谒李忠简公祠》,通过对李忠简公祠的描绘,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李忠简公的高尚品德与深远影响。

首句“烟帐遗踪此地留”,以“烟帐”为引子,暗示李忠简公曾在此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接着,“先生丰望重南州”一句,直接赞美李忠简公在南州的崇高声望,凸显其影响力之大。

“菊坡门下传心印,淳祐朝中展壮猷”两句,通过“菊坡门下”和“淳祐朝中”的场景,分别描绘了李忠简公在学术上的传授与政治上的贡献,展现了他多方面的卓越成就。

“正气直淩霄汉上,清风长对海门秋”则进一步赞扬了李忠简公的高尚人格和清廉作风,将他的精神品质比作直冲云霄的正气和永存的清风,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的道德风范。

最后,“表贤堂上瞻遗像,犹有龙光射斗牛”以“表贤堂”为背景,通过瞻仰李忠简公的遗像,表达了后人对其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龙光射斗牛”这一比喻,更是将李忠简公的英名与辉煌成就比作璀璨的星辰,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不仅赞颂了李忠简公的卓越功绩和高尚品德,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敬仰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作者介绍

冯绍京
朝代:明

冯绍京,字敬宇。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元年(一五七三)举人,官睢宁知县,有《翁山吟》。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
猜你喜欢

赋康平老铜雀砚

邺城台殿已荒凉,依旧山河满夕阳。

瓦砾却镵今日砚,似教人世写兴亡。

(0)

生查子

只知愁上眉,不识愁来路。

窗外有芭蕉,阵阵黄昏雨。

晓起理残妆,整顿教愁去。

不合画春山,依旧留愁住。

(0)

稽山农

华胥氏之国,可以卜吾居。

无怀氏之民,可以为吾友。

眼如岩电不看人,腹似鸱夷惟贮酒。

周公礼乐寂不传,司马兵法亡亦久。

赖有神农之学存至今,扶犁近可师野叟。

粗缯大布以禦冬,黄粱黑黍身自舂。

园畦剪韭胜肉美,社瓮拨醅如粥醲。

安得天下常年丰,老死不见传边烽。

利名画断莫挂口,子孙世作稽山农。

(0)

嘉州守宅旧无后圃因农事之隙为种花筑亭观甫成而归戏作长句

吾州山水西州冠,正欠雄楼并杰观。

奇峰秀岭待弹压,明月清风须判断。

三峨旧不到郡斋,创为诗人供几案。

烟云舒卷水墨图,草木青红锦绣段。

一时冠盖共登临,百年父老俱惊惋。

萦回舞袖试弓弯,宛转歌声学珠贯。

佳人蜂蝶争绕鬓,上客龙蛇看挥翰。

寓公虽作一月留,梅发东湖归思乱。

儿戏聊成此段奇,陈迹应留后人叹。

明朝艇子溯平羌,却伴谪仙游汗漫。

(0)

雪夕

目视??左耳聋,吾衰略与昔人同。

移灯自看竛竮影,取酒时浇礧磈胸。

东郭稍能师顺子,北山未敢笑愚公。

空村雪虐风饕夜,袖手悠然政策功。

(0)

送客至湖州市

偶驾鸡栖送客行,迢迢十里出关城。

谁知小市萧条处,剩有丰年笑语声。

聊借野风吹醉颊,更凭陂水濯尘缨。

故庐想见春回近,邻曲家家已遍耕。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