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来心自悟,未到语如漫。
天月飞云上,千寻杰阁寒。
扪天星斗近,画此铁桥难。
不有飞仙骨,谁能跨羽翰。
到来心自悟,未到语如漫。
天月飞云上,千寻杰阁寒。
扪天星斗近,画此铁桥难。
不有飞仙骨,谁能跨羽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代道士答》。诗中描绘了一幅高远、神秘且充满哲理的画面。首句“到来心自悟,未到语如漫”表达了心灵的觉醒与言语的局限性,暗示了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领悟真理,而空洞的言辞往往难以传达其深意。接下来,“天月飞云上,千寻杰阁寒”描绘了一幅天空中月亮与白云飞舞,高耸的阁楼在寒冷中显得格外挺拔的景象,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和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扪天星斗近,画此铁桥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追求,通过触摸天上的星辰,仿佛它们触手可及,而想要描绘这样一座连接天际的铁桥却极为困难,暗示了对理想境界的探索与实现之不易。最后,“不有飞仙骨,谁能跨羽翰”则以飞仙和羽翰为喻,强调了拥有非凡的内在品质(飞仙骨)和能力(跨羽翰)对于达到精神自由和超越世俗的重要意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超越物质世界、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与思考。
曲龙丈人冠藕花,其颜色映光明砂。
玉绳金枝有通籍,五岳三山如一家。
遥指丛霄沓灵岛,岛中晔晔无凡草。
九仙傲倪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
石台石镜月长明,石洞石桥连上清。
人间妻子见不识,拍云挥手升天行。
摩天截汉何潇洒,四石五云更上下。
下方小兆更拜焉,愿得骑云作车马。
楚客停桡欲问谁,白沙江草曲尘丝。
生公手种殿前树,唯有花开鶗鴂悲。
入谷逢雨花,香绿引幽步。
招提饶泉石,万转同一趣。
向背森碧峰,浅深罗古树。
尧皇未登极,此地曾隐雾。
秘谶得神谋,因高思虎踞。
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
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
白水入禅境,砀山通觉路。
往往无心云,犹起潜龙处。
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
溪鸟投慧灯,山蝉饱甘露。
不作解缨客,宁知舍筏喻。
身世已悟空,归途复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