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
《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全文
唐 / 钱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彼岸闻山钟,仙舟过苕水。

松门入幽映,石径趋迤逦。

初月开草堂,远公方觏止。

忘言在闲夜,凝念得微理。

泠泠功德池,相与涤心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xiāngshānjīngshè访fǎngxiànshàngrén
táng / qián

ànwénshānzhōngxiānzhōuguòtiáoshuǐ
sōngményōuyìngshíjìng

chūyuèkāicǎotángyuǎngōngfānggòuzhǐ
wàngyánzàixiánníngniànwēi

línglínggōngchíxiāngxīněr

翻译
彼岸传来山寺钟声,仙舟轻驶过苕溪水面。
进入松木门,映入幽深静谧,石板小路蜿蜒曲折。
初升的月亮照亮了草堂,远方的高僧刚抵达这里。
在宁静的夜晚忘却言语,深思中领悟到微妙的道理。
清冷的功德池边,我们共同洗涤心灵和耳朵。
注释
彼岸:对岸,远处。
仙舟:想象中的仙人乘坐的船。
苕水:地名,指苕溪。
松门:松木制作的大门。
幽映:幽深的映照。
迤逦:曲折连绵。
初月:刚刚升起的月亮。
远公:泛指有德行的高僧。
觏止:相遇,到达。
微理:微妙的道理,哲理。
泠泠:形容清凉的声音。
功德池:佛教中用于洗涤罪恶的池塘。
涤心耳:净化心灵和耳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雅的佛教精舍景象。诗人通过耳边传来的山钟声,想象着仙舟在苕水上轻航,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松门映入幽深之处,石径蜿蜒曲折,进一步增添了场景的神秘感。

诗人提到“初月开草堂”,可能是在描述精舍中的一处庭院,在初升的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远公即是佛教中的高僧,对于他的尊称,表明了诗人对他修为的敬仰和期待。

夜深人静时,诗人沉浸在忘言之中,那种境界超脱世俗纷扰,只留下微妙的情理。最后,“泠泠功德池”描绘了一处清澈见底的水景,而“相与涤心耳”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与高僧共同净化心灵,如同洗涤尘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和对佛理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钱起

钱起
朝代:唐   字:仲文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生辰:722?—780年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猜你喜欢

二十七日泛舟偶成

小舟游漾小池中,偶与吾人笑语同。

好把钓竿烟雨里,一蓑放我作渔翁。

(0)

大宁寺过舅书舍

长怕山林勒驾回,幽寻空像栎山隈。

乘闲特羡春风约,行乐宁论暮景催。

情分一家欣满座,穷愁千斛厌成堆。

白头甥舅今稀有,愿把清樽日醉陪。

(0)

宫词四首·其四

中使质明催,珠宫宝扇回。

髻云双凤拥,歌雪百花堆。

竞立徼殊宠,群趋望独魁。

寿阳春夜额,贴尽一庭梅。

(0)

绛都春·其二

韶华渐好。报锦里又是,春风来早。

昴宿降萧,崧岳生申符英表。三朝倖望人倾祷。

寿与长城俱老。碧油红旆,高牙大纛一时荣耀。

矫矫。甘泉旧德,少年日,翰苑玉堂曾到。

润饰帝谟,粉泽皇猷文章妙。主盟经济尊吾道。

早晚促归岩庙。愿同海内苍生,伫看凤诏。

(0)

简航禅师

纵横古帙散绳床,卧对疏帘卷夕阳。

春去残花已无迹,娟娟新绿上筼筜。

(0)

次子仁赠永翁韵

脱我头上巾,星星复种种。

聊欲对可人,洗此尘事冗。

归受一大钱,知渠笑刘宠。

且当浇渴心,长江岌翻动。

办君诸方脚,拟寻小有洞。

黄帽与青鞋,甘作五湖梦。

鸿飞强冥冥,姑以白眼送。

儿辈无足论,急流未为勇。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