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煅诗炉》
《煅诗炉》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物情为炭趣为铜,始信经营意匠工。

光焰腾冲天上下,词锋淬就剑雌雄。

推敲句法从精鍊,陶冶心云入混融。

雅颂百篇存古制,定将橐籥鼓淳风。

(0)
鉴赏

此诗《煅诗炉》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其以“煅诗炉”为题,巧妙地将诗歌创作比作铁匠锻造铁器的过程,生动展现了诗人在文学艺术上的精心雕琢与锤炼。

首联“物情为炭趣为铜,始信经营意匠工”,开篇即以“炭”和“铜”比喻创作过程中的素材与灵感,形象地说明了诗人对素材的精心选择与对灵感的敏锐捕捉,如同铁匠在炭火中挑选合适的金属原料,又如在熔炉中提炼出纯净的铜质。这既体现了创作的物质基础,也揭示了诗人匠心独运的艺术追求。

颔联“光焰腾冲天上下,词锋淬就剑雌雄”,进一步描绘了创作过程中的激情与火花。诗人以“光焰腾冲”形容灵感的激荡与文思的奔涌,仿佛火焰在天际上下翻腾,展现出创作时的热烈与澎湃。同时,“词锋淬就剑雌雄”则以剑喻诗,暗示通过反复打磨与锤炼,诗人的语言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犹如宝剑之雌雄双刃,既锋利无比,又和谐统一,象征着诗人在文字上的深厚功底与独特风格。

颈联“推敲句法从精炼,陶冶心云入混融”,继续深入探讨了诗歌创作中的细节与情感。诗人强调了推敲句法的重要性,说明了在文字的细微之处下功夫,才能使作品更加精致。同时,“陶冶心云入混融”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入作品之中,使之成为一种心灵的表达与情感的交融,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尾联“雅颂百篇存古制,定将橐籥鼓淳风”,总结了诗歌创作的目的与价值。诗人认为,优秀的诗歌作品应当遵循古代的文学传统,保持高雅的格调,并通过作品传播淳朴的道德风尚,影响社会风气。这一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学的尊重与传承,也表达了他对诗歌社会功能的深刻认识。

综上所述,《煅诗炉》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艺术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与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关切,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借宿古招提

买舟浦南地,逆风迟到来。

路行水次入,门借冢间开。

林黑鬼啸树,阶青月上苔。

未眠空外雁,犹自独飞哀。

(0)

沈汝纳姚叔祥晚过

迟令扃竹户,灯火未禅栖。

遥见客投寺,犹疑渔出溪。

别因日已久,语尽日应西。

怪尔归偏促,行舟欲曙鸡。

(0)

泊浔阳江

倚棹秋光对碧峰,露香倾下木芙蓉。

西林月白东林晓,两处敲残百八钟。

(0)

祗树庵三首·其一

竹映窗前水漱门,数声幽鸟报朝昏。

行来恐踏苔痕破,目送山云过远村。

(0)

古松法友诵经水西园赋赠

随意寄招提,名园自水西。

托松临古涧,将鸟学卑栖。

辨字追龙篆,探微得马蹄。

遍游华藏界,还与一尘齐。

(0)

长安坝河道中

三月临平山下宿,沙棠一舟帆数幅。

清晨鼓枻看山行,两岸人家春水绿。

岸上人家挂酒旗,几树桃花映修竹。

路人问我将何之,我欲寻师向天目。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