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寄招提,名园自水西。
托松临古涧,将鸟学卑栖。
辨字追龙篆,探微得马蹄。
遍游华藏界,还与一尘齐。
随意寄招提,名园自水西。
托松临古涧,将鸟学卑栖。
辨字追龙篆,探微得马蹄。
遍游华藏界,还与一尘齐。
此诗《古松法友诵经水西园赋赠》由明代诗人洪恩所作,描绘了一幅在水西园中,古松为伴,法友诵经的宁静画面。
首句“随意寄招提,名园自水西”,开篇即点出地点,水西园作为名园,自然环境优美,诗人在此寄情,自由自在。接着“托松临古涧,将鸟学卑栖”两句,以古松和小鸟为喻,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谦逊与平和。
“辨字追龙篆,探微得马蹄”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通过辨识古文字,探索深奥的知识,如同追寻龙篆之迹,又似寻觅马蹄之踪,体现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探索精神。
最后,“遍游华藏界,还与一尘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广阔视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他游历于华藏世界,即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最终却能与世间的一粒尘埃相提并论,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淡泊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城南城北皆尘壤,马蹄何处踏苍莽。
归来独坐草堂深,诗思飞落湘江上。
湘江春水绿沉沉,芦洲荻渚鸣春禽。
上有平坡亘千里,何人种竹皆成林。
白日倏忽起雷电,咫尺江山看不见。
一时芦苇尽销沉,老竹独与风雷战。
风雷震荡云冥冥,化作蛟龙天外行。
人间无处寻踪迹,劲风凛凛长江横。
东风日出晓来霁,上下分明见天地。
长身玉立好儿孙,满眼苍云浩无际。
圣朝天子开明堂,大化四浃和风翔。
奇才一入伶伦手,坐见制作追咸章。
而今海宇干戈息,佳种烦君更培植。
万丈清风扫俗尘,纷纷桃李无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