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穹壤间,如日照万国。
淳乾再中天,斯文荷申锡。
惟时朱夫子,一柱擎天力。
勉斋妙心传,月印寒潭碧。
东野正始音,绝唱未易续。
昕庭万言对,珠玑灿盈掬。
一麾压南州,寒谷回春燠。
煌煌漳水珠,照耀昆山玉。
美哉巽斋守,杰构捐金钱。
横经踞皋比,冠剑来三千。
贤侯揭新扁,伟观还当年。
孰能踵公武,名盖东南天。
经畬望有秋,譬彼田舍翁。
学道犹学医,百脉期疏通。
立身尚名节,峻峙千仞峰。
勉哉蹈前修,毋与流俗同。
道在穹壤间,如日照万国。
淳乾再中天,斯文荷申锡。
惟时朱夫子,一柱擎天力。
勉斋妙心传,月印寒潭碧。
东野正始音,绝唱未易续。
昕庭万言对,珠玑灿盈掬。
一麾压南州,寒谷回春燠。
煌煌漳水珠,照耀昆山玉。
美哉巽斋守,杰构捐金钱。
横经踞皋比,冠剑来三千。
贤侯揭新扁,伟观还当年。
孰能踵公武,名盖东南天。
经畬望有秋,譬彼田舍翁。
学道犹学医,百脉期疏通。
立身尚名节,峻峙千仞峰。
勉哉蹈前修,毋与流俗同。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颜颐仲所作,名为《和碧玉千峰诗》。全诗以“道”为主题,从宇宙万物到人文精神,再到个人修为,层层递进,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首句“道在穹壤间,如日照万国”,开篇即以“道”为起点,将自然界的广袤与人类文明的光辉相联结,形象地描绘出“道”的普遍性和普照性。接下来,“淳乾再中天,斯文荷申锡”进一步阐述了“道”的内在力量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强调了“道”的永恒价值和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
“惟时朱夫子,一柱擎天力”一句,提到了朱熹,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象征着“道”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其影响力如同支柱般支撑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大厦。随后,“勉斋妙心传,月印寒潭碧”则通过比喻手法,赞美了朱熹弟子的智慧与教诲,如同明月映照在清澈的寒潭之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东野正始音,绝唱未易续”提到的是韩愈,作为唐代文学家,其作品被视为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难以被后来者超越。这一句表达了对韩愈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
“昕庭万言对,珠玑灿盈掬”描绘了学者们在明亮的晨光中讨论学问的情景,比喻他们的言论如同璀璨的珍珠,充满了智慧与光芒。
“一麾压南州,寒谷回春燠”描述了官员治理地方,使荒凉之地焕发生机,比喻其政绩卓著,如同春风吹拂,温暖了寒冷的山谷。
“煌煌漳水珠,照耀昆山玉”以漳水之珠和昆山之玉为喻,赞美了地方的繁荣景象和文化的璀璨。
“美哉巽斋守,杰构捐金钱”赞扬了巽斋(可能指某位官员或学者)的高尚品德和慷慨行为,捐钱建造宏伟建筑,体现了其对社会的贡献和对文化的重视。
“横经踞皋比,冠剑来三千”描绘了学者们聚集一堂,讨论学问的场景,冠剑代表了学者们的尊严和身份。
“贤侯揭新扁,伟观还当年”提到地方官员(贤侯)为新建的建筑揭幕,展现了其对文化建设的支持和重视。
“孰能踵公武,名盖东南天”表达了对能够继承前辈功绩,名声盖过东南地区的人物的期待。
“经畬望有秋,譬彼田舍翁”以农事为喻,说明了通过努力耕耘,会有丰收的希望,类比于学者通过勤奋学习,终有所成。
“学道犹学医,百脉期疏通”将学习之道比作医学,强调了通过学习,可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
“立身尚名节,峻峙千仞峰”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比喻高尚的道德品质如同高耸入云的山峰,令人敬仰。
“勉哉蹈前修,毋与流俗同”鼓励人们效仿先贤,坚守正道,不随波逐流,表达了对个人道德操守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道”的探讨,以及对历史人物、文化活动、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三时收功还朔易,百川敛盈归海㡿。
谁将苍龙挂秋汉,宇宙中间卷无迹。
人情易感变中化,达者常观消处息。
向来未识梅花时,绕溪问讯巡檐索。
绝怜玉雪倚横参,又爱青黄弄烟日。
中年易里逢梅生,便向根心见华实。
候虫奋地桃李妍,野火烧原葭菼茁。
方从阳壮争门出,直待阴穷排闼入。
随时作计何大痴,争似此君藏用密。
人官天地命万物,二实五殊根则一。
囿形辟阖浑不知,却把真诚作空寂。
亭前拟绘九老图,付与人间子云识。
少年不识棋,但见剥剥琢琢更相围。
有人指授予,冲关夺角劫复持。
少年不识星,但见腷腷膊膊还如棋。
亦有告予者,缩赢伏见元有期。
七年五溪读书暇,时把二事相悦怡。
久之剨然悟,是閒有数人不知。
三百六十一棋子,此是乾策藏其奇。
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星,若以三十六乘之。
乘之既尽除坤策,恰与棋数无参差。
此理极精密,归后不复思。
罗生挟二长,过我泸之湄。
恍如著我五溪上,欲与之语无閒时。
此须静观乃有得,而我家住西山西。
生揣我,何时归。
二气同一根,本体浩兮渊。
可见川上逝,未发心下泉。
真机亡停息,果剥根长鲜。
定理亡将迎,尘境地自偏。
形神既外发,何者操其权。
芸芸万感通,存处元寂然。
一物一太极,不间大小年。
随处无亏缺,井居而用迁。
至人配天德,知周物之先。
学者事何事,省察于眇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