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与长信,日暮九重空。
雷声听隐隐,车响绝珑珑。
恩光随妙舞,团扇逐秋风。
铅华谁不慕,人意自难终。
长门与长信,日暮九重空。
雷声听隐隐,车响绝珑珑。
恩光随妙舞,团扇逐秋风。
铅华谁不慕,人意自难终。
这首诗描绘了长门宫与长信宫在日暮时分的寂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冷清与孤独。首句“长门与长信,日暮九重空”直接点明了地点与时间,长门与长信两处宫殿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空旷,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雷声听隐隐,车响绝珑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寂静,雷声隐约可闻,车声已绝,更显出环境的荒凉与静谧。
“恩光随妙舞,团扇逐秋风”则转而描写人物活动,通过“妙舞”与“团扇”的形象,暗示了宫女们在宫廷中的生活状态。她们或许在舞蹈中寻求一丝欢愉,或是手持团扇,随着秋风轻摇,试图在单调的生活中寻找一丝慰藉。然而,“铅华谁不慕,人意自难终”两句揭示了这种追求的徒劳与无奈,即使在短暂的欢愉中,也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最终一切终将归于空虚。
整首诗通过对长门与长信两处宫殿的描绘,以及对宫女生活的细腻刻画,深刻地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宫廷生活的冷清与人物内心的孤独,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与艺术感染力。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笔偶题归燕诗。
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
叶落燕归真可惜,东流玄发且无期。
笑筵歌席反惆怅,明月清风怆别离。
庄叟彭殇同在梦,陶潜身世两相遗。
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莫疑。
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江畔秋光蟾阁镜,槛前山翠茂陵眉。
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休指宦游论巧拙,秪将愚直祷神祇。
三吴烟水平生念,宁向闲人道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