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
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
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
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
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
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
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
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
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船上悠然自得,享受着旅途中的闲适。"帆影日渐高"表明时间已经不早,但诗人仍在悠闲地睡懒觉。这从侧面反映了诗人的心境,是一种超脱世俗纷扰后的轻松与自由。
"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则透露出诗人对旅程的关注,但并没有急促之感,反而是一种悠长的享受。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心情,也描绘出了船在水面上平稳前进的情景。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是对船上生活的一种细腻描写,显示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放松与享受,他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宁静与满足。这不仅是对肉体需求得到满足的写照,更是精神层面上的愉悦。
"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家庭的珍视。在他看来,在船上与家人同行,并没有感到远离家的孤独感,反而是一种新的家庭生活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活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旅行之乐以及家庭之情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