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其一》
《五日和许傅湖亭宴集·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城头片雨悬,客醉㟙湖边。

酒奈榴花妒,人堪桂树怜。

五丝还令节,双鬓抵流年。

莫蹋王孙草,淮南赋已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端午节在湖边宴集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与个人的情感。

首联“城头片雨悬,客醉㟙湖边”,开篇即以雨点悬挂在城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同时暗示着宴会的背景。接着,“客醉”二字,既描绘了宾客们在宴会上畅饮的场景,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因节日或环境而产生的某种情感状态。

颔联“酒奈榴花妒,人堪桂树怜”,运用拟人手法,将榴花与桂树赋予情感,榴花似乎在嫉妒酒中人的欢愉,而桂树则让人感到怜悯。这里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景象,更借以表达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叹。

颈联“五丝还令节,双鬓抵流年”,“五丝”指的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系五彩丝线,象征着祈福避邪;“双鬓抵流年”则是感叹岁月如流,两鬓斑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这一联将传统节日与个人生命体验相结合,深化了主题。

尾联“莫蹋王孙草,淮南赋已传”,引用了淮南王刘安的故事,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景与时光,不要让美好的事物轻易消逝,如同刘安的《淮南子》中的故事一样,流传千古。这一句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的致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端午节宴集的场景,以及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和文化等多重主题的思考与感悟,具有浓郁的文学气息和哲学深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子隐台

平西义战几百载,江左空遗子隐台。

乡俗尚传三害去,地基曾见六朝来。

人随逝水年年远,山似屏风面面开。

谁与宜兴寻旧宅,至今藏在白云堆。

(0)

北园

可爱北园景,春来游者多。

欲知民乐否,处处是笙歌。

(0)

和礼部孔经甫斋宫三首·其一

试思离合数光阴,日月消磨世累侵。

晚岁心怀如止水,旧交情分敌兼金。

相从不厌春坛远,共语谁知夜漏深。

频阅来书谕勤意,愧无青玉报璆琳。

(0)

晚倚南楼

野情无限物无穷,一凭危楼又晚空。

过雨郊原浑积翠,送春亭榭尚馀红。

烟光已属绡图上,湖影初归宝鉴中。

飞鸟潜鱼应自得,倚栏小憩豁双瞳。

(0)

和蜀守道中书事

天恩流布下天津,沴气消除生气淳。

昔虑早饥农失职,今逢赈惠泽如春。

绥怀有术推儒者,全活为功类古人。

贤杰一心沟壑起,翕然歌颂在生民。

(0)

又赋二首·其二

忠胆轻生甚一毛,奇谋破贼锐于刀。

横行容易平乌合,面缚须臾作犬号。

霜甲共辉军帐冷,烟烽齐出戍楼高。

羌酋若也投降早,定得君王瑞锦袍。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