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孤生竹,成阴幽谷中。
聿来君子室,葛藟施乔松。
乔松千百寻,攀附犹可穷。
思君江水深,褰裳难往从。
同心而偏栖,愧彼摩霄鸿。
灼灼芙蓉花,凌波媚芳风。
非不努力爱,秋至无归鸿。
昔盟傥不寒,谁叹久西东。
冉冉孤生竹,成阴幽谷中。
聿来君子室,葛藟施乔松。
乔松千百寻,攀附犹可穷。
思君江水深,褰裳难往从。
同心而偏栖,愧彼摩霄鸿。
灼灼芙蓉花,凌波媚芳风。
非不努力爱,秋至无归鸿。
昔盟傥不寒,谁叹久西东。
这首诗以“冉冉孤生竹”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孤竹在幽谷中生长,期待君子前来的故事。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竹子与君子、爱情、友情等多重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感氛围。
“成阴幽谷中”,竹子在幽静的山谷中成长,隐喻着等待与孤独。接着,“聿来君子室,葛藟施乔松”,表达了对君子的期待和渴望,如同葛藟攀附乔松,追求稳固与庇护。这里,君子不仅代表了理想的对象,也象征着力量与支持。
“乔松千百寻,攀附犹可穷”,进一步强调了君子的力量与高度,暗示着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与挑战,也能够寻求到依靠。然而,“思君江水深,褰裳难往从”,表达了诗人对无法直接接近理想对象的无奈与痛苦,如同深邃的江水,难以跨越。
“同心而偏栖,愧彼摩霄鸿”,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希望与理想对象共享美好,另一方面,又因现实的局限而感到愧疚与遗憾,如同高飞的鸿雁,难以与低矮的鸟儿并肩。
最后,“灼灼芙蓉花,凌波媚芳风”,以盛开的荷花比喻诗人内心的情感,虽然美丽动人,却难以触及。而“非不努力爱,秋至无归鸿”,则揭示了诗人对爱情或理想的追求虽竭尽全力,但最终可能无法如愿以偿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爱情以及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昨年秋蕙到吾家,为尔沉疴懒放花。
隔岁晴光临黍各,一枝瘦影度兰芽。
草知念旧芳先茁,人亦乘时饭有加。
听履浑忘吾倒屣,迎门紫气濩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