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无事历危坡,一片清寒镜面磨。
极目尽时知水阔,置身高处见秋多。
此时不著登山屐,到处还成测海螺。
遥想高人闲物外,故应不与世同波。
杖藜无事历危坡,一片清寒镜面磨。
极目尽时知水阔,置身高处见秋多。
此时不著登山屐,到处还成测海螺。
遥想高人闲物外,故应不与世同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远眺的景象和心境。"杖藜无事历危坡,一片清寒镜面磨",诗人手持拐杖,无特定目的地走在险峻的山坡上,眼前是一片如同明净镜面的水面,反射出清冷而又平和的光泽。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意境。
"极目尽时知水阔,置身高处见秋多",诗人极目远望,知道水面辽阔无垠;当他站在高处,能够更广泛地看到秋天的景色。这里强调了视野宽广与心境开阔的关系。
"此时不著登山屐,到处还成测海螺",诗人在这个时候不需要穿上登山的鞋子,因为他随处都能够感受到如同探索海底宝螺一般的乐趣。这句话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无尽的探求欲望。
"遥想高人闲物外,故应不与世同波",诗人在远处思考那些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人,他们因此而不随波逐流于俗世。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以及希望能够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以及对高洁人生理想的追求。
故乡原有千秋,从今不信西湖好。
楼台倒影,街衢泼水,时忘昏晓。
夹路歌声,万檐灯火,市喧争闹。
更莺簧麝馥,相扶笑语,双飞晏,珍丛绕。
惊心故候旧事,抚青萍、倚阑人少。
飘零大树,沈埋遗镞,西风秋草。
鱼贯随流,雁行踞石,呼銮古道。
愧同游赤壁,兼饶酒客,让东坡老。
垂虹转。依旧翠径通门,画廊连院。
空帘长日无人,愁罗恨绮,伤春谁见。暗凝眄。
妆罢凤鬟低亸,露浓香溅。
行云半湿罗裙,宝阑斜倚,新寒似浅。
抛尽罗屏前梦,系情休问,宣华亭苑。
罢舞翾风,芳心含恨犹卷。维摩病榻,坐送千红断。
思量到、灯床对话,歌屏尘扇。点泪金尊懒。
拚付与吴弦,潇潇弹遍。醉痕最惜,一襟花片。
试招来、辽鹤下空冥,回首旧瑶京。
看九衢车马,万家门帖,物态全更。
凄绝梁园词笔,霜雪老枚生。
且酹花前酒,一醉无名。
浩荡风轮火劫,扫霸图王迹,瞥眼消沈。
忆钧天残梦,犹及见承平。
听隔座、嬉春弦管,到愁边、都作断肠声。
凭阑望,绕城山色,冷碧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