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原有千秋,从今不信西湖好。
楼台倒影,街衢泼水,时忘昏晓。
夹路歌声,万檐灯火,市喧争闹。
更莺簧麝馥,相扶笑语,双飞晏,珍丛绕。
惊心故候旧事,抚青萍、倚阑人少。
飘零大树,沈埋遗镞,西风秋草。
鱼贯随流,雁行踞石,呼銮古道。
愧同游赤壁,兼饶酒客,让东坡老。
故乡原有千秋,从今不信西湖好。
楼台倒影,街衢泼水,时忘昏晓。
夹路歌声,万檐灯火,市喧争闹。
更莺簧麝馥,相扶笑语,双飞晏,珍丛绕。
惊心故候旧事,抚青萍、倚阑人少。
飘零大树,沈埋遗镞,西风秋草。
鱼贯随流,雁行踞石,呼銮古道。
愧同游赤壁,兼饶酒客,让东坡老。
此诗描绘了中秋夜在粤秀山赏月的场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的山色与人间景象。开篇“故乡原有千秋”,表达了对故乡悠久历史的感慨,接着“从今不信西湖好”则转而赞美眼前的景致,西湖之美被赋予了新的诠释。接下来的几句“楼台倒影,街衢泼水,时忘昏晓”,描绘了月光下楼台倒映水面的美景,以及街道上泼水嬉戏的热闹场景,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夹路歌声,万檐灯火,市喧争闹”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繁华与欢愉,月光下的歌声与灯火交织,市井间的喧嚣与热闹形成鲜明对比。随后,“更莺簧麝馥,相扶笑语,双飞晏,珍丛绕”则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莺歌燕舞,香气扑鼻,人们在花丛中欢笑交谈,画面温馨而美好。
“惊心故候旧事,抚青萍、倚阑人少”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当前时光的珍惜,月光下的青萍与栏杆旁的稀疏人群,勾勒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情感。最后,“飘零大树,沈埋遗镞,西风秋草”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大树随风摇曳,遗落的箭头与秋草交织,展现出季节变换的自然规律。
“鱼贯随流,雁行踞石,呼銮古道”则通过动物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生命的流动与和谐,鱼儿随水流游动,大雁栖息于岩石之上,古老的道路上回响着马车的铃声。最后,“愧同游赤壁,兼饶酒客,让东坡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像苏轼那样在赤壁留下豪情壮志的遗憾,同时也对赤壁之战的历史人物苏轼表示敬意。
整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人间之乐以及对历史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北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楼。
故来呈燕颔,报道欲封侯。
绮阁临初日,铜台拂暗尘。
鷾鸸偏报晓,乌鹢惯惊晨。
鱼网裁书数,鹍弦上曲新。
病多疑厄重,语切见心真。
子母钱徵笑,西南月借嚬。
捣衣嫌独杵,分袂怨双轮。
贝叶教丹觜,金刀寄赤鳞。
捲帘吟塞雪,飞楫渡江春。
解织宜名蕙,能歌合姓秦。
眼穿回雁岭,魂断饮牛津。
药自偷来绝,香从窃去珍。
茗煎云沫聚,药种玉苗匀。
草密应迷客,花繁好避人。
长干足风雨,遥夜与谁邻。
闻有难名境,因君住更名。
轩窗中夜色,风月绕滩声。
客好过无厌,禽幽画不成。
终期一寻去,聊且寄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