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闻六度与三干,看得牛皮眼亦穿。
我偶精蓝寻古迹,恰欣嘉树语新蝉。
谩教胜鬘霏花雨,应有那伽卫法筵。
十二部中尔许句,试询何句是提全。
厌闻六度与三干,看得牛皮眼亦穿。
我偶精蓝寻古迹,恰欣嘉树语新蝉。
谩教胜鬘霏花雨,应有那伽卫法筵。
十二部中尔许句,试询何句是提全。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僧人阅藏》。诗中表达了对僧人阅读佛经的深刻理解与赞叹。首联“厌闻六度与三千,看得牛皮眼亦穿”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僧人长时间阅读佛经的专注与毅力,即使是对牛皮制成的书页也看得眼睛通红。颔联“我偶精蓝寻古迹,恰欣嘉树语新蝉”则转而写诗人偶然探访寺庙,恰好听到古树间传来的新蝉鸣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颈联“谩教胜鬘霏花雨,应有那伽卫法筵”运用比喻,将僧人的阅读比作胜鬘洒落的花雨,同时暗示法筵上的智慧如同那伽(龙神)般深邃。尾联“十二部中尔许句,试询何句是提全”则提出疑问,十二部经典中有无数句子,哪一句能概括全部的智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僧人精神境界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