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绳拖字叫新霜。风起不成行。
楚天长短黄昏雨,甚年年飞泊潇湘。
万里悲秋作客,不知何处家乡。七年头白卧秋光。
无梦到渔阳。人今那识苏卿苦,盼音书地老天荒。
卖却卢龙古塞,怜卿不管兴亡。
一绳拖字叫新霜。风起不成行。
楚天长短黄昏雨,甚年年飞泊潇湘。
万里悲秋作客,不知何处家乡。七年头白卧秋光。
无梦到渔阳。人今那识苏卿苦,盼音书地老天荒。
卖却卢龙古塞,怜卿不管兴亡。
这首诗以"风入松.雁"为题,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诗人通过对大雁的形象描绘,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首句"一绳拖字叫新霜",形象地刻画了雁群在秋霜中振翅飞翔的情景,新霜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接下来的"风起不成行",暗示了雁阵在风雨中的艰难,寓意人生的漂泊不定。
"楚天长短黄昏雨,甚年年飞泊潇湘",进一步描绘了雁儿在楚天长夜中,于潇湘江畔反复盘旋,流露出无尽的哀愁和归乡之念。"万里悲秋作客,不知何处家乡",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游子情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七年头白卧秋光",诗人感叹自己在外漂泊多年,岁月如梭,头发已斑白,仍然未能回到家乡。"无梦到渔阳",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怀念,连梦中都不曾出现过渔阳之地。
最后两句"人今那识苏卿苦,盼音书地老天荒",借用苏武的典故,表达出对亲友消息的期盼,即使时间长久,也希望能听到他们的消息。"卖却卢龙古塞,怜卿不管兴亡",则寓含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即使身处异域,仍关心着国家的命运。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大雁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的羁旅之苦、思乡之情以及对时局的关注,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阿阇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持咒力须资运祚,度人心要似虚空。
东周路踏红尘里,北极门瞻紫气中。
好进焚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