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峰下龙游寺,小艇能为半日留。
灵物上随雷电化,大江中抱石崖流。
涛头钟鼓鼋鼍伏,鳌背楼台日月浮。
欲汲三泠泉煮茗,谁将长绠取深湫。
妙高峰下龙游寺,小艇能为半日留。
灵物上随雷电化,大江中抱石崖流。
涛头钟鼓鼋鼍伏,鳌背楼台日月浮。
欲汲三泠泉煮茗,谁将长绠取深湫。
这首明代诗人袁华的《金山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寺景象。首句“妙高峰下龙游寺”,点出寺庙位于山峰之下,仿佛是龙的游息之地,富有神秘色彩。次句“小艇能为半日留”,暗示了寺庙环境的宁静与吸引人,让人愿意驻足停留。
第三句“灵物上随雷电化”,运用了神话意象,描述寺中的灵异之物与自然现象相融,增添了神秘感。第四句“大江中抱石崖流”则展现了寺庙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以及江水冲击石崖的壮观景象。
第五句“涛头钟鼓鼋鼍伏”,通过描绘江面波涛汹涌时,寺内钟鼓声与鼋鼍潜伏的动态画面,进一步渲染了金山寺的雄浑气势。最后一句“鳌背楼台日月浮”,以海龟背负楼阁,日月在其间浮动的想象,象征着寺宇的超凡脱俗和壮丽景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山寺的自然风光与神秘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寺中景致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寓含了对超然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