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风吹酒,中流浪骇舟。
参军颠落帽,处士悔科头。
绝顶风吹酒,中流浪骇舟。
参军颠落帽,处士悔科头。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风格雄浑,意境辽阔。诗人刘克庄以其独特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
"绝顶风吹酒,中流浪骇舟。"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和人类活动的微小。"绝顶风吹酒" 可以理解为山巅之上,狂风怒吼,如同在举杯畅饮一般;而"中流浪骇舟" 则表现了一艘小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河之中颠簸前行的惊险场景。这里,诗人借助自然界的风和水,强调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参军颠落帽,处士悔科头。" 这两句则从人物活动入手,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不同身份的人们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和行为选择。"参军颠落帽" 描述了一位武将在战场上的英勇与洒脱,他的帽子因战斗而被风吹落,而他却仍旧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处士悔科头" 则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在考场上的紧张与后悔,他因为过于专注于书卷,以至于忘记了外界的束缚,直到头发被束缚的带子割伤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这里,诗人巧妙地通过对比,将武将的豁达与读书人的拘谨进行了鲜明的对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精神的哲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