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学非真道,徒劳神与躯。
千里寻月影,终是枉工夫。
不悟缘声色,当今学者疏。
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
行学非真道,徒劳神与躯。
千里寻月影,终是枉工夫。
不悟缘声色,当今学者疏。
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
这首诗歌咏的是禅宗的修行境界,开篇即指出世间学问非真实之道,只是劳碌身心。诗人通过“千里寻月影”比喻修行者追求虚幻的目标,最终只能是一场空忙。这强烈地表达了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批判和超脱,以及对禅学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观点的赞同。接着,“不悟缘声色”进一步揭示了当时学者未能领会真理的疏漏。而最后两句“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则直接指向禅宗中对现象生灭之实相的体认,即在万象皆空中见到真实的如来藏。
诗偈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透露出一股超然物外的清凉气息。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诗人强调了禅学直指心性的特点,以及对传统知识追求的批判性思考。在唐代,禅宗正值兴盛时期,此类思想在当时文化界影响深远。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庞蕴作为一位僧人,对于禅学思想有着深刻理解和个人体验。
危檐飞处绿周遭,遥想凭栏似跨鳌。
取义两山名甚美,凌空百尺卧尤豪。
惊人姓字层层见,作圣功夫级级高。
直要襟怀如范老,岳阳楼上赋云涛。
春试新因闰少迟,行行应见柳舒眉。
香留丹桂籍中久,名写金花帖上宜。
一榜三魁同我里,重轮六戊属今时。
赠言此意殷勤甚,就有安书寄小儿。
老得渠为第二孙,加冠还已向春元。
蓝袍试拜痴翁喜,初敕题名圣主恩。
好续世科如汝父,勉求师学大吾门。
一樽长幼团圞笑,虽愧儒酸礼略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