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黄西村惠安南棕竹杖》
《谢黄西村惠安南棕竹杖》全文
明 / 梁以壮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惠我棕竹杖,来从九真烟。

亭亭方百节,踽踽已多年。

忆岳重游易,过桥得影先。

夕阳筋骨好,醉入杏花边。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题为《谢黄西村惠安南棕竹杖》。诗中描绘了黄西村赠予的棕竹杖,不仅材质珍贵,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回忆。

首句“惠我棕竹杖,来从九真烟”,开篇即点明了棕竹杖的来源,九真之地的烟云缭绕,赋予了这杖子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气息,暗示其非凡的来历和价值。

接着,“亭亭方百节,踽踽已多年”两句,通过描述棕竹杖的形态与年岁,展现了其挺拔的姿态和岁月的痕迹。这里的“亭亭”形容其高直,“百节”则指其分节之多,表现了棕竹杖的坚韧与生命力。“踽踽”则描绘了棕竹杖在时间长河中的孤独与坚持,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忆岳重游易,过桥得影先”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棕竹杖与回忆、旅程之间的联系。这里“岳”可能指的是山岳,暗含了多次重游的经历,而“过桥得影先”则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桥上行走时,影子先于人到达前方的情景,巧妙地将棕竹杖与人的回忆、旅程相联结,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最后,“夕阳筋骨好,醉入杏花边”两句,以夕阳下的棕竹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棕竹杖上,使其显得更加坚韧有力,而“醉入杏花边”则赋予了这杖子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仿佛它在杏花盛开的季节里找到了归宿,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棕竹杖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其独特的美质,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梁以壮
朝代:明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猜你喜欢

题颐轩

达人取次总佳宜,潇洒清轩聊自颐。

垣果砌花堪笑语,牖风庭月共希夷。

满堂虚白琴三弄,竟日醺酣酒一卮。

别有工夫留客住,时时谈笑出新诗。

(0)

春望二首·其二

眺听不知暮,徘徊聊复吟。

归云迷近谷,去鸟度前林。

长日凭高目,伤春望远心。

边方杀气在,天北惨沉阴。

(0)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五十四

放船閒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0)

秋晚凝翠亭

黄叶落空城,青山绕官廨。

风云凄已高,岁月惊何迈。

陂田寒未收,野水浅生派。

晴林紫榴坼,霜日红梨晒。

萧疏喜竹劲,寂寞伤兰败。

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嘉客日可携,寒醅美新榨。

登临无厌频,冰雪行即届。

(0)

数诗

一室曾何埽,居闲俗虑平。

二毛经节变,青鉴不须惊。

三复磨圭戒,深防悔吝生。

四愁宁敢拟,高咏且陶情。

五鼎期君禄,无思死必烹。

六奇还自秘,海宇正休兵。

七日南山雾,彪文幸有成。

八门当鼓翼,凌厉指霄程。

九德方居位,皇猷日月明。

十朋如可问,从此卜嘉亨。

(0)

双桂楼

嘉树丛生秀,兹楼层汉傍。

飞甍临万井,伏槛出垂杨。

卷幕晴云度,披襟夕籁凉。

山河瞻帝里,风月坐胡床。

爱客东阿宴,清欢北海觞。

淮南多雅咏,岁晚玩幽芳。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