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桂楼》
《双桂楼》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嘉树丛生秀,兹楼层汉傍。

飞甍临万井,伏槛出垂杨。

卷幕晴云度,披襟夕籁凉。

山河瞻帝里,风月坐胡床。

爱客东阿宴,清欢北海觞。

淮南多雅咏,岁晚玩幽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uāngguìlóu
sòng / ōuyángxiū

jiāshùcóngshēngxiùlóucénghànbàng

fēiménglínwànjǐngkǎnchūchuíyáng

juànqíngyúnjīnlàiliáng

chūzhānfēngyuèzuòchuáng

àidōngāyànqīnghuānběihǎishāng

huáinánduōyǒngsuìwǎnwányōufāng

翻译
茂盛的树木簇拥,这楼矗立在汉水边。
高耸的屋檐俯瞰万家灯火,凭栏远眺垂柳依依。
拉开窗帘,晴空中的云朵飘过;敞开胸怀,夜晚的微风吹来凉意。
遥望山河,心向京都,坐在胡床上赏风赏月。
喜爱在此地举办东阿的宴会,畅饮北海的清酒。
淮南地区文人墨客众多,岁末时分欣赏幽静的花香。
注释
嘉树:茂盛的树木。
丛生:簇拥。
兹楼:这楼。
汉傍:汉水边。
飞甍:高耸的屋檐。
万井:万家灯火。
伏槛:凭栏。
垂杨:垂柳。
卷幕:拉开窗帘。
晴云:晴空中的云。
披襟:敞开胸怀。
夕籁:夜晚的微风。
山河:山河。
帝里:京都。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的坐具。
东阿宴:东阿的宴会。
北海觞:北海的清酒。
淮南:淮南地区。
雅咏:文人墨客。
幽芳:幽静的花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双桂楼》。诗中描绘了双桂楼的优美环境,楼阁矗立在汉水之畔,显得格外秀美。飞檐翘角俯瞰着万家灯火,凭栏远眺,垂杨依依。晴空中的云彩如画卷般展开,傍晚时分,凉风习习,伴随着自然的籁音。诗人站在楼上,遥望山河,感叹于壮丽的帝都景象,同时享受着清风明月,悠然自得。他还提及了东阿宴和北海觞的雅集,表达了对友情与清欢的珍视。最后,他感慨淮南地区文人墨客众多,常有高雅的诗篇流传,而他自己也在岁晚之时,欣赏着幽香的桂花,品味着生活的美好。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欧阳修的文人情怀。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冬日杂兴·其二

过眼忘牵滞,随心泯怨憎。

青山良有意,白发岂无能。

岭首云门杖,林腰佛屋镫。

抛踪外尘事,此兴独堪乘。

(0)

阻雨宝田家

相对话淫潦,愁阴何日开。

惊闻茶鼎沸,又道雨声来。

屋避床床漏,阶封步步苔。

农家方望岁,妇子倍增哀。

(0)

秋日同金手山孙小兰游法源寺和手山韵

时烟一碧散林霏,马首西山对翠微。

稍待朋曹问黄菊,莫论人海化缁衣。

沧桑几劫唐余刹,身世都空汉上机。

堪叹华亭老居士,僧庐息影竟忘归。

(0)

归途二十里渡浑河登石径山遇雨

回头别群山,西望尽碧空。

岂知青未了,山色忽向东。

巃嵷邈双阙,詄荡开九重。

林枯少栖鹘,洞累疑藏蜂。

虚无想金阁,黯淡留铜容。

遗经署元和,高爵奓卢龙。

能邀定州殁,始信大觉功。

至今来游客,证古名犹蒙。

徐开荆枳地,力陟陂陀峰。

下临駴无地,上瞩愁近穹。

桑乾塞外来,至此势更雄。

飞声撼诸天,一听三日聋。

塔孤势疑动,客惧不敢从。

前山雨欲集,归路云已封。

不辞沾衣湿,藉慰久旱衷。

(0)

孙香岩先生以自乘良马惠赠走笔赋谢

天生神骏宛马雄,一扫凡马千群空。

?云蹑电惊飞虹,骞腾倏忽追无踪。

吾师纵控组舞工,朝秣夕饮东华东。

咫尺上与天阊通,年年侍从披云鬃。

虎胸彗尾骨格丰,志决千里将毋同。

解骖脱赠谊独隆,得得满马皆春风。

紫薇郎官退自公,鞭丝帽影花濛濛。

(0)

江村

寂寞江村晚,苍茫野径迷。

渡闲秋水阔,云冷暮山低。

落日明孤塔,轻烟幂远溪。

归来沿岸曲,人影画桥西。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