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已前明似镜,十五日已后曲如镰。
正当十五日,无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
十五日已前明似镜,十五日已后曲如镰。
正当十五日,无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子益所作的《偈颂七十六首》中的第四十六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月相的变化,通过十五日月亮由圆到缺的自然景象,寄寓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十五日已前明似镜",形象地比喻月初时月亮如同明亮的镜子,清晰而圆满;"十五日已后曲如镰",则形容十五日后月亮开始亏损,形状像一把弯弯的镰刀。这两句通过对月亮形状的生动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正当十五日,无人知此意",表达了诗人在十五日夜半圆之时的孤独心境,无人能理解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令我忆南泉",最后点出诗人因月相变化而引发的怀旧之情,可能是在回忆遥远的南泉寺或与之相关的某段往事。
整首诗寓言于物,借月相变化抒发人生的无常和对过去的怀念,体现了禅宗诗歌的意境之美。